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07/20
10:46

过去4年,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一场人才培养试验

中国首个应用技术大学是“时代的选择”

作者: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过去4年,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一场人才培养试验:探索本科层次应用技术教育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如今,这所学校的首届本科生毕业了。毕业前夕,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天津中德”)校党委书记张兴会特意找来一些学生和老师,敞开心扉聊聊大学这4年。

有的学生笑称“学得太苦了”,要读书还要去工厂干活儿;有的学生吐槽老师的“变态要求”,比如10分钟内用不到的工具必须准确放到指定位置。有的人在第二课堂中惊喜地发现了自己的兴趣,还有的在与扳手和螺丝打交道的日子里,找到了人生未来努力的方向。

富有企业研发经验的老师们感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真真切切的收获。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了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即将成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中的一颗“螺丝钉”。

因为学生懂理论,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大众变速器公司延续以往与学校“双动力”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特批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后可直接跳过其他新人必须经历的基础岗,“跳级”任用。

“经过几年学习,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拥有报国情怀和志向。”从学生身上,张兴会看到了写在“崇实 求精 致良知”校训中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人才培养试验已初见成效,在他心中,“学生、老师和企业对学校的认同,是最重要的。”

这场试验始于2015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立时,业内一片哗然。在此之前,公办高职院校要升格为应用技术教育本科高校,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时间再往前推一年,2014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里程碑式的一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正在德国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了鲁班锁作为礼物,那正是当时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作品。

那一年,这所还不那么出名的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奖中一举包揽了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这样的“大满贯”在当时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是“破天荒”的成绩。这所有着中德两国“血统”的学校开始在各个场合崭露头角。

时代的风口也来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先行先试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海河教育园规划建立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而天津中德坐落的海河教育园区,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到了必须探索出一条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新路的时候,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这里。

张兴会始终认为,有幸成为中国首个应用技术大学是“时代的选择”,而如何接好这一棒,在新时代探寻“中国特色、中德特点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是需要这里一批又一批师生共同接力完成的使命。

在他看来,从根本上是在“培养什么的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三个问题上寻找答案。

作为改革的先行者,这所学校承载了来自各方的期待和关注。这里一切都是新的,教学理念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也要创新。

人们期待着天津中德能乘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东风,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通道。

而天津这座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重镇对这所应用技术大学有着更高的期望。2016-2019年间,天津市先后投入财政资金超过5亿元,支持学校开展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等建设,并提出要把正在建设的“中、高、本“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延伸到更高层次。目前,学校正在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各界的高度瞩目让张兴会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当然,这也是天津中德人不断开疆拓土的动力。延续国际合作、产教融合的优秀传统,借鉴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制大学教育模式和理念,4年中,学校从最初的3个本科专业增至20个……

迈出每一步,校领导和老师都要一趟又一趟地跑企业,一遍又一遍地深度磨合、凝聚共识。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求老师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且拥有博士学位。这意味着老师必须既熟悉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又要有很高的研究能力。

张兴会欢迎每一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他总会在各种场合对老师们谈到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是类型教育的一面旗帜,能参与其中,很有意义。”

也有人提出,课程设置太满、课时太长,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对此,张兴会有自己的坚持,“我们起点并不高,要想实现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付出超常规的努力,怎么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这几年,全国各地不少学校先后来到天津中德讨教经验,有的也希望能复制这所学校的模式,走同样的一条路。

在张兴会看来,每所学校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照搬别人。他总结出天津中德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这是天津中德的传统和基因,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特色和追求。”

从职业教育一路走来,张兴会清楚,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不变,“否则就容易跑偏”。他格外看重与企业一同培养人才,“我们培养的人一定是要能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为了改变人才培养中“学校一头热”的问题,目前,天津中德正在探索校企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让学校的专家团队与企业的技术团队结合,共同攻克实际生产中的科研难题,“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也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面对眼下产业的快速升级、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何拿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张兴会坦言,目前还需要时间来继续探索和修正。学校为每个毕业生建立了人才成长档案,并邀请第三方公司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再经过几年拿出的评价,可能更有说服力。”

张兴会期待,这些孩子中能走出一批支撑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大国工匠。毕业前,每一个学生都要用一份来自企业实践或需求的项目设计来为大学4年画上句号,这意味着,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这些已经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而言,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张兴会说,“他们在这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面对挫折,相信他们也能克服,能在危机中开辟新局。”


【责任编辑:梁国胜 孙庆玲    流程编辑:梁国胜 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