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青年自拍视频展风采
  载人交会对接项目的圆满成功,让航天人再度成为焦点,尤其是这支队伍的年轻化程度,让媒体和世界宇航界惊讶。

        今年五四期间,该所团委被授予“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同时,该所团委评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进行表彰。在表彰大会上,该所年轻人组成的“远航”记者团,对十杰进行专访,自己拍摄视频、自己撰写颁奖词,感染了参会人员。>>详细
走近十杰

吕楠:心有北斗 踏石留痕

八年前,他走上了高轨技术总体的工作岗位,那时航天的一切如磁铁般吸引着吕楠的好奇心,工作的激情由此迸发。他总是面带笑容,似乎在他面前没有困难、没有障碍,只有克服困难和翻越障碍的信心与激情。>>详细

于丹:拼命三郎 孜孜以求

在2002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技术底子薄弱,没有研制经验,于丹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为此,他下定决心从头开始补课。>>详细

武延鹏:精益求精 敢为人先

他是“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他是五院“十大杰出青年”,他负责研制的“XX星敏感器”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他是年轻有为的研究员,他是星敏感器主任设计师。>>详细

丁凤林:学无止境 继往开来

他书柜里面摆放的是一摞摞的参考资料,这是他珍藏的宝贝,一有时间,他就埋头在这些资料里,汲取着里面的“营养”。他把自己的成长归功于这些“营养”的滋养,他更加感谢的是留下这些资料的前辈们。>>详细

汪旭东:己所至爱 乐施于人

他热爱航天,弥补了我国微小卫星及星座在高精度推进系统需求方面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带领青年建功航天,并通过JA(青年成就)志愿者活动影响更多的在校学生投身航天。>>详细

胡洪凯:心无旁骛 专注事业

他,看上去很普通,放到人群之中,很难被一眼找出来。你根本想不到他竟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星载计算机单机产品设计师。>>详细

卿涛:目光炯远 领航发展

作为摩擦学专业的博士,卿涛目光迥远,心系航天未来。当谈起他对航天的看法时,他认为航天事业也要讲可持续发展,而他所从事的专业基础研究则是航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详细

邱芳:全心投入 业务精湛

只要一说起她的工作,邱芳的话就特别多。她认为,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和难得的细心。“如果由于我们的疏忽出了问题,不是用简单的经济损失可以衡量的”。>>详细

王淑一:潜心钻研 厚积薄发

我们这个民族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多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淑一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详细

刘超:爱岗敬业 扎实工作

这就是刘超,一名在车间工作了十三年的“老人”,他从一名普通的粘接操作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长为车间的工艺骨干力量。>>详细

视频

吕楠,先后在四颗东三平台卫星的研制、试验和发射飞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播放】

于丹,负责完成了神舟八号飞船GNC分系统技术总体设计工作,并担任院交会对接联合飞控试验队技术组副组长。【播放】

武延鹏,为我国首个较高精度的通用化星敏感器产品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播放】

丁凤林,先后完成了10颗卫星推进系统的预研、初样和正样设计任务,承担和参加了13颗卫星的发射场和飞控工作。【播放】

汪旭东,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模式转型做出突出贡献。为中国创造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0.2N推力器。【播放】

胡洪凯,负责和参与了10多颗卫星的星载计算机研制工作,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和海洋二号等卫星的计算机平台。【播放】

卿涛,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将国产飞轮寿命从8年提高到15年,为高轨飞轮全面替代进口奠定了基础。【播放】

邱芳,为检测站资深测试人员,从事型号软件第三方评测工作已有十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忘我的工作作风。【播放】

王淑一,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3)、所有贡献青年、先进个人、质量安全十佳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播放】

刘超,31岁,曾三次获得所有贡献青年、五院劳动竞赛先进个人、所内成果奖、五院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播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