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
2020
12/24
12:18

“五联五创”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示范案例

作者: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青在线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金。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多项措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在深入学习与不断领悟中找准自身的历史方位,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行走的思政课堂

    一、 联合课程,创建“四史”课堂教学

    发挥课程优势,精心打造品牌特色课程,构建“四史”学习教育课程群,讲好中国历史,做到以史弘道,把鲜活丰富的“四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不仅拓展 “四史”教育的深度广度,而且有利于推进“四史”教育进课程、进头脑。

    1.结合思政必修课,打造“四史”教育示范精品课。依托我校“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项目,梳理“四史”内容,探寻“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内容的精准契合点,无缝融入思政课堂,打造“四史”亮点,让学生在时代脉络中理解和体认发展成果、厚植情怀。例如,改革开放史融入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邓小平理论之中,不仅丰富思政课内容,更让思政课增加了历史厚重感。

行走的思政课堂

    2.结合思政选修课,拓展学习“四史”教育的广度。 学校围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在3门思政必修课基础上,从2015年始陆续开设《中共党史教育》、《图说国史》、《聊城红色记忆》等特色选修课,构建学习“四史”课程群。“四史”教育以选修课为载体,突出“四史”主题主线,历史与现实的勾连,让“四史”成为思政课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知史爱国、知史爱党、在宽广的历史视野中厚植报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行走的思政课堂

    二、联合资源,创建“四史”实践教学

    统筹好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接天线、通地气,增强“四史”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讲好四史故事

四史朗诵比赛

    1.发挥地方红色文化优势,开展实践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开发了“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等5个主题。主要涉及到聊城市区、茌平、冠县、莘县、阳谷、临清、高唐、东阿等地的八条红色研学线路和一条运河文化研学线路,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切实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

鑫苑社区党课:寻访党的红色足迹 讴歌党的光辉历程

    2.结合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打造“行走”式思政课堂。聊城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拥有100多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具有学习“四史”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聊城市烈士陵园、赵以政烈士墓、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孔繁森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为“四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场地。自2016年伊始,聊职院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为主题红色研学活动,把“四史”教育搬到现场,开展“行走”式红色课堂。移动的课堂突破了教育场所的藩篱,鲜活的历史人物,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给学生更深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有利于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聊职院打造的“行走”式思政课堂,突出“四史”教育,能够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感受历史温度,触景生情,接受心灵洗礼,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与认同,使学生深刻感知革命力量,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行走”式课堂,真实的实践,变成最好的教科书。有了深度,也就有了来龙和去脉,有了应证,也就让理论知识更具实践魅力,这是聊职院思政课改革的生动写照。

    三、 联合平台,创建“四史”教育活动

    为推动“四史”教育走深走实,聊职院依托平台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党日、专题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掀起了一股“四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振兴社区 党课

    1.依托“一馆一库一院”平台,让“四史”教育落地生根。聊职院搭建了“一馆一库一院”平台,即鲁西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史教育体验馆、红色书库、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依托平台,开展红色阅读、参观学习、故事大赛等活动,以学思践悟为主线,通过体验式、启发式浸润,让“四史”教育立起来,让“四史”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入脑入心,让信念铸魂。学生在学思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依托红色社团活动,让“四史”教育活起来。以“知行社”、“黄河大合唱艺术团”、“帷幕电影社团”等红色社团为载体,扎实推进“四史”教育,先后开展“学习四史、明志励行”朗诵比赛、弘扬革命精神 讲述红色故事、学习“四史”专题报告会、围绕聊城英模人物进行采访、拍摄微电影;邀请学界专家,围绕聊城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举办专题论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校内形成浓厚的学习“四史”氛围。

新世纪社区讲党课:爱国精神永放光芒

    3.依托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让“四史”教育亮起来。结合时代要求,依托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一是召开孔繁森精神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孔繁森精神论文,通过深入研讨,进一步弘扬孔繁森精神。二是录制《孔繁森精神》系列精品微课,培育师生家国情怀,打造“四史”育人课堂。三是编演剧目,扩大“四史”教育的宣传力。以聊城红色故事为蓝本原创了红色系列剧目:《人间大义姜大娘》、《你就是山——追寻孔繁森足迹》、《一个人的婚礼》,其中《你就是山》五幕剧被“学习强国”平台播发,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四、 联合党建,创建“四史”教育校社平台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四史”教育遍地开花,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1.发挥专业优势,成立“四史”教育宣讲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一”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培养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四史”教师宣讲团。聊职院成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精心塑造一支有2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四史”教育宣讲团。

    2.校社共建,打造“四史”教育宣教基地。为进一步扩大学习“四史”教育的范围,提升学习“四史”的受众量,我校与湖北、龙山等社区共建“红帆领航”社区党校,填补了聊城社区党校的空白。以此为平台,校社双方协商交流、创新载体,发挥各自优势,将社区党校建成一流的基层党建理论宣教基地,全面推进“四史”教育进社区。

红帆领航·社区党校揭牌

    3.打造精品党课,让“四史”教育遍地开花。以“四史”教育宣教基地为平台,主动和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立联系,根据需要义务送党课上门。从2017年开始,聊职院教师陆续为新世界社区、龙山社区、湖北社区、中国建设银行、侯营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题为“奋斗的足迹 红色的传承”、“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简史、鲁西革命史、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精品党课。据不完全统计,聊职院已陆续为地方基层精品送讲70多场次,受众人数达到2000余人。接地气的党课,受到社区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被新浪网、新山东网、搜狐、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侯营教育基地:孔繁森爷爷的故事

    五、联合线上,创建“四史”网络平台

    信息化社会,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线上学习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之一。为此,结合时代要求,聊职院积极打造“四史”在线学习网络平台,积极发挥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1.建立“四史”网络学习网站。根据“四史”内容,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借助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设立“四史”诗歌、“四史”故事、“四史”影院、“四史”焦点、“四史”声音等栏目,把互联网空间建设成为学习“四史”的“思政大课堂”。 


    2.创新学习“四史”的形式。借助新媒体前沿的科技手段,把蕴含“四史”的信息资源用“活”,让高校学生学习“四史”方式方法更多彩、吸引力更强。比如可以通过快手、抖音等形式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传播形式不仅要接地气更要贴近学生思想,比如上传头像、网上红歌比赛等,显著增强了“四史”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创建微信公众号。 通过学团或者二级学院建立微信公众号的形式,以内容发布、平台推送、文章转载、留言评论为手段,以图片、音频、影像和文本材料等为载体,提供丰富多彩的“四史”学习内容。通过线上学习,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把“四史”送到了学生身边,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人学习“四史”的理论宝库,从中知史爱国,了解国情、读懂中国,修身立德,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之行。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聊职思政部系列红色课程成为了学生真心喜爱的热门课,教科研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思政部教师获得全国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等多项殊荣,成功立项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立项省市级课题10余项,编写并出版《知史爱国》、《知史爱党》、《追忆与传承》、《孔繁森的初心可以这样讲》、《照片背后的孔繁森故事》等红色教育读本,在学习强国推出系列微课6部,相关论文获奖25项,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今日头条、新浪网等多家知名媒体进行报道,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把“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坚定理想 不忘初心 学思践悟 以知促行”为导向,搭建平台,构建载体、细化举措,全领域、宽口径、大纵深地开展“四史”教育,把“四史”教育落实在课堂、细化在活动、深入到社区,浸润到网络,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实践磨砺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爱国奋斗里砥砺初心使命,走出了一条“四史”教育“顶天立地”的探索之路。

【责任编辑:唐红】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