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
2020
11/03
16:13

井井杂货铺队

来源:中青在线

    参赛作品

    【题目】:可穿戴设备融入慢性疾病风险防控机制

    ——浅谈可穿戴技术与保险行业的融合发展

    【选题方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慢性疾病防控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影响也不断深化。可穿戴设备作为目前发展较快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因其对于慢性疾病防控的积极作用而备受医疗卫生领域和保险行业的关注。在国外市场中,可穿戴设备已经较快地进入到移动医疗和保险服务行业的视野。例如糖尿病管理医疗公司Well Doc利用“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实时记录用户血糖健康数据,为患者提供疾病防控建议。美国的蓝十字健康保险公司迅速展开合作,以寻求提升服务质量、控制医疗风险。目前我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有一些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也捕捉到这一技术与健康风险防控的可联结性,但具有一定规模和深入发展的合作还并不多见,大多数仍在摸索阶段。因此,如何将可穿戴设备更好地融入慢性疾病风险防控,并实现对于健康保险公司的创新性发展便成为目前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通过阅读相关学者关于可穿戴设备对于慢性疾病防控作用的参考文献,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医疗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对于可穿戴设备助力慢性疾病防控的创新性发展建议。

    (二)问卷调查

    本次研究预计回收电子问卷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11份。通过对受访者关于“可穿戴设备对于慢性疾病防控”的调查,从市场现状、个人需求、用户意愿、关注要点等因素剖析,旨在得出可穿戴设备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保险公司运用该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为可穿戴设备技术融入保险行业并推进慢性疾病防控提出事实依据。

    【正文】

    一.可穿戴设备对于慢性疾病防控的作用

    近年来,慢性疾病对于人们健康水平的危害乃至生命的威胁日益加重,由于慢性疾病导致死亡的比率逐年攀升。根据2018年卫生服务机构发布的国民健康数据,因慢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比例达到86%。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侵袭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早已潜伏在我们身边。病因复杂、潜伏期长、病程周期长、难以自愈、不可逆转,这些特征也使得对于慢性疾病的的监测与防控并不容易。

    目前我国慢性疾病防控工作主要是当地社区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通过讲座等宣传手段和定期身体检查的方式进行。尽管这类活动覆盖面较广,但始终难以做到对于个人情况的针对性安排。此外,慢性疾病持续时间长,就医频次高,反复的就医也会给患者带来时间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慢性疾病预防工作的质量,并改善其诊疗的效率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可穿戴设备因其可以即时采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控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首先,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为其定制专门的健康宣传资料,并利用手机APP、短信、设备自身的提醒功能为使用者提供风险预警提示和健康建议,智能化推送相关健康知识讲座和身体检查项目,这些功能将在原有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基础上提升个性化质量。其次,可穿戴设备会实时或定期监测收集到的健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疾病的初筛,这不仅提升了疾病预防初期宣传工作的效率,更有利于解决传统医疗模式下患者对于自身慢性疾病隐患了解不足的痛点。此外,可穿戴设备可以完成对用户生活习惯的实时追踪,并提供指导改善意见。最后,可穿戴设备监测的健康数据通过上传到云端,能够得到长期的留存。这很好地适应了慢性疾病持续周期长,便于医生对于过往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潘良凤、文艳红对400例深圳市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对照分析,以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指标作为慢性病高危人群首选监测指标,研究发现:可穿戴设备能够改善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预防慢性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可穿戴设备技术引入保险行业发展的作用

    首先,可穿戴设备技术可以增强保险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增强其在同类健康保险产品中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在前期宣传中以可穿戴设备对于健康风险防控的作用作为推广特点之一;另一方面,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得到的健康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可能让其考虑额外的保险需求。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设备技术引入保险产品会增加其购买意愿。

    其次,保险公司通过可穿戴设备及时收集的健康数据可以实时分析被保险人的健康风险。这不仅可以打破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还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给被保险人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此外,可穿戴设备也会对被保险人的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保险公司降低风险事故保险金支出。

    最后,保险公司在商业健康险的专业化经营中,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提供的用户信息形成创新费率形成机制与赔付机制。考虑到较高的赔付率和管理成本会让经营商业健康险的保险公司被迫定价较高,只有融入新的定价机制才能改变目前的局面。而如果要改变传统的风险精算模式,则可以依靠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的个体实时风险数据准确测量风险水平,以此为定价基础精算出保险费率,费率能随风险的变化而变动。

    三.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可穿戴设备在国外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国外保险公司也很早便对于可穿戴设备技术保持了较大的兴趣,并不断尝试创新性融合。以美国为例,据美国波士顿研究咨询机构的调查发现,目前将近30%的保险公司正在尝试引进可穿戴设备技术。其运用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保险公司利用可穿戴设备提供个性化医疗监控和治疗服务,另一种是保险公司在定价时根据设备收集的信息来调整保险费。

    而这种模式在不断发展中也吸引了其它领域的加入。美国United Healthcare保险公司率先进行创新,与一家游戏公司和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针对肥胖儿童推出了一项医疗健康计划。科技公司负责开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游戏公司负责开发帮助肥胖儿童减轻体重的游戏,有效地降低了儿童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国内发展现状

    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国内的发展尚未成熟,大多停留在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手环,国民的认可度并不算高。可穿戴设备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领域和保险行业的情况较为稀少。部分正在开发的模式也被认为形式大于实质营销噱头成分较大。

    尽管该模式发展较国外市场尚不完善,但在国内也不乏一些可以参考的案例。众安保险公司推出的“步步保”,是我国首款与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结合的健康管理计划,其合作方包括小米运动和乐动力APP等,在功能上不仅可以获取用户的健康数据,还可以凭借着运动抵扣保费的形式激励使用者参与运动,从而在长期的角度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额。

    (三)问卷调研分析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211份有效问卷可知,使用过可穿戴设备的人数不足20%,用于健康数据收集的占比甚至不足15%,且该人群大多数集中在30岁以下年龄段。很明显,可穿戴设备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并不广泛。

    但另一方面,接近9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了对于尝试可穿戴设备的兴趣,约64%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设备对于个人健康水平会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并且超过60%的受访者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接受可穿戴设备对于自身健康风险的防控。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人们对于其健康风险防控作用的预期较为乐观,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此外,不少受访者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以及产品的外观和设计十分在意,而30岁以上受访者中有超过一半会比较担忧用户数据的隐私问题。这些也将成为可穿戴设备技术与保险行业融合发展道路上需要考虑的问题所在。

    四.具体方案描述

    可穿戴设备技术助力慢性疾病防控模式具体可以在健康监护、安全监测、家庭康复、疗效评测、疾病早期发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远程监测用户的可穿戴系统包括传感单元、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完整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长期监测生命体征数据,并定期上传至平台,以便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这种模式在国内外均有应用,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均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监测功能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防控。

    而可穿戴设备技术融入保险产品则需要科技公司和保险企业的通力合作。科技公司需要结合保险公司的需要改进可穿戴设备对于健康数据的收集。保险公司可以向客户免费赠送类似于健康手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收集他们的健康大数据,更好地了解被保险人的健康风险,并且将用户的运动量、身体健康指标等作为个性化精准定价的参考依据。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投保人的选择,例如运动步数还可以抵扣保费,将由权威医疗机构分析的健康数据报告赠送给被保险人。

    五.思考与建议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公司来说,加强数据利用深度是助力慢性疾病防控的必要措施。考虑到医疗健康领域对于数据的处理较为复杂,周期性也更长。因此,科技公司应当合理选择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种类,能够较为集中地反映慢性疾病的风险。以外,研发机构和设备厂商应不断研发新技术,在设备续航、系统功耗、充电技术等方面最大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何保护用户隐私,防治健康数据不外泄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保险公司可以搭建数据库安全保护系统,最大限度地维护用户数据安全。同时,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离不开专业医疗机构的支持。所以,保险公司应适时寻求与医院等医疗健康平台的合作。

    六.作品整体分析

    (一)优势及创新点分析

    作品关注点切合主题。可穿戴设备因其对用户健康数据的采集作用,十分有利于慢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展开。

    前期调研准备较充分。通过问卷调查较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受众人群对于可穿戴设备应用于慢性疾病防控的心理预期,以便于得到可穿戴设备技术融入保险行业的市场前景。

    研究方向市场前景较大。可穿戴设备融入保险行业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双赢。结合目前医疗健康市场实际情况可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空间广阔。

    (二)可提升方向

    可穿戴设备技术本身有待不断完善。例如可穿戴设备的功耗问题一直是更新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而保持低能耗的同时又如何兼顾传输数据的准确性。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

    其次,可穿戴设备应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控也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表示了对于可穿戴设备是否会影响正常生活的担忧。此外,用户运动后的汗水对数据收集带来的影响也是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开发可穿戴设备的科技公司与医疗健康行业以及保险行业的合作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市场定位问题、数据平台归属问题、合作双方如何实现共赢等问题都将成为产品推进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计划与安排

    继续阅读可穿戴设备技术融入保险行业发展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出目前该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创新性想法。

    实地走访天津市保险公司,了解并交流相关动态。

    联系校内人工智能专业的老师,了解可穿戴设备领域目前的应用情况以及可改进的方向,希望能得到关于作品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贾震宇,王维,王琛,徐卫东.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发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02):96-99.

    [2]潘良凤,文艳红.可穿戴设备在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6,16(07):685-687.

    [3]赵艳丰.“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的新玩法[N]. 中国保险报,2019-07-04(004).

    [4]孟欣然,邓朝华,吴泰来.中老年用户智能可穿戴设备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软科学,2020,34(08):41-46.

    [5]王丽丹.打破边界,迎接数码保险时代——浅谈可穿戴设备新技术平台应用与保险发展[J].上海保险,2015(07):11-12.

【责任编辑: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