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您便不曾离开 | 我与我的老师

作者:蔡福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9月12日

蔡福妹

我的父亲是我的小学老师。儿时记忆里,父亲是位不苟言笑,睿智而又严厉的人。那时,我对父亲除了敬畏,更多的是崇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孩子特别野,上树掏鸟窝,下水摸鱼虾,草丛捉蟋蟀……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而且乐此不疲。孩子们的玩心易放难收,上学迟到的事儿在我们当时的那个班时常发生。

一天中午,我和几位同学偷偷跑到学校后面的一条小溪里捡田螺。一时间玩得兴起,竟把上学的事抛之脑后,等我们醒过神来,匆匆赶回学校的时候,发现已上课多时了。当我们忐忑地站在教室门口时,迎接我们的是父亲严肃的脸和犀利的目光。不出所料,我们挨了父亲一顿训。

过后,父亲给我们讲起他早年的经历——三岁丧母,十五丧父,遭遇变故后被迫辍学。后来,父亲在老师和亲戚的资助下重新走进校园。更加努力的父亲,如愿地考上师范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讲到动情处,父亲眼眶泛红。他说:“那时,我常告诫自己,唯有努力,才能报答国家的栽培和社会的关心。古人尚且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我们怎能放纵自己,浪费光阴而荒废了学习?”

父亲的话字字千钧,像鞭子抽在我身上,也烙进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底。

我们学校东边的小山岗上,驻扎着部队。部队晚上经常播放电影,大多是革命题材的电影。父亲常组织我们去观看,每次我跟小伙伴们早早地在播放点等候,小小的心被兴奋和激动填得满满的。电影的名字和主要故事情节现已基本淡忘了,只记得当看到屏幕里战士们浴血奋战时,我们热血沸腾,恨不得也变身成战士,奋勇杀敌;当看到战士们壮烈牺牲时,我们不禁泪眼滂沱,伤心不已。这些电影带我们走进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感受烈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让我们明白和平与安定的来之不易,使我们更懂得感恩和珍惜。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同学们逐渐收敛起肆意放纵的行为,言行举止里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班级里随意迟到的现象也慢慢消失了。

父亲一心投入教育事业。他爱生如子,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总是尽己所能给予关怀和帮助。

有一次,父亲的一名学生哭着跑来告诉他:因为家庭困难,缺少劳力,父母让他辍学回家。父亲听完后,立即去做他家长的思想工作。父亲劝说了一下午,他的家长才勉强答应。未曾想,第二天家长又反悔了。看着那位学生没来上课,放学后,父亲又火急火燎地赶了过去。记得那时天正下着大雨,我们只有一把伞,父亲让我在学校等他,便打着伞消失在雨幕中,留下我一人在办公室里。当时学校已经空无一人,我又冷又饿又害怕,心里满是不解和委屈,一直等到天黑父亲才回来。就这样,在父亲再三坚持下,那位学生的学业才得以持续。

父亲常对人说:我们这一代人的苦,不能再让孩子受,困难只是暂时的,挺一挺总会过去!

后来,那位学生顺利地考上师范学校,在去报到的前夕,他特地过来感谢父亲。直到那天,我们才知道父亲一直在默默地资助这位学生和一些贫困生……

父亲不仅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还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自觉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校后面有一块空地,父亲带着我们下地劳动,在父亲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地除草,施肥,再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土里。然后,满怀欣喜和期待着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庄稼。最激动最难忘的是到了收获的季节,同学们围在一起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或是糯糯甜甜的玉米,或是香香软软的烤地瓜,或是那香脆可口的花生……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对土地的情感在心里扎了根……

岁月葳蕤,时光流转。当年父亲的学生,也已霜染鬓角。多年来,我一直以父亲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受学生敬重、家长和领导认可的好老师。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六年有余了,但他对我的教诲与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一直都在,不曾离开!

【责任编辑:原春琳】

一条街如何“盘活”一座城

中国青年报2024-09-13 06:30:43

导演方励:在大片中打捞里斯本丸号

中国青年报2024-09-13 06:26:44

深挖一条街的“情绪价值”|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09-12 21:16:17

吐槽老板成喜剧“流量密码”,你怎么看?

中国青年报2024-09-12 21:16:12

“在上海,看敦煌”,重磅文物开箱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10 20:51:12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柏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10 20:51:14

文艺工作者走进策勒、放歌昆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9 14:43:20

展现文化与科技魅力 徽风皖韵2024骆岗公园灯会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9 09:34:26

石窟寺变身博物馆,洞窟内外皆风景

中国青年报2024-09-06 0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