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 | 我与我的老师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现当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朴实的文字道出伟大的父爱。
而在我的心中,一位师者的背影更能震撼我的灵魂……
1991年,我考入了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成为了一代中师生。因为家住浦东,所以有过一段住宿生活。也是在那段时光里,我经常见到一个长者的背影。
我们住宿生每天6点就要起床,洗漱整理房间后,要去操场进行早锻炼,再去食堂吃早饭,比走读的学生接触老师的机会更多一些。
每天吃好早饭也就7点过几分,我们就会背着书包在校园里悠闲地散着步,不急于进教室,只为了不负这大好晨光。我总会发现在绿树丛中会有一个黑色的背影,弓着背,弯着腰,将花草丛中的垃圾捡入垃圾袋中。有一次那个身影离我们很近,我便仔细一看,有些傻了眼,这不是我们的校长吗,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呢,忙让身边的伙伴确认,这才肯定。可是这些粗活是清洁工做的呀,堂堂一校之长在校园里捡垃圾,当时的我真是非常困惑。后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们二师的校园是没有清洁工的,一切保洁的工作全部是由学生和老师承担。
全校四个年级,每个年级8个班左右,也就是说,每个班级每月基本会轮到一次劳动日。轮到劳动的日子,我们一天不用上课,从清晨到放学,每位同学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劳动,这一天,我们就是学校的清洁工。而老师们就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虽是校长,于漪老师却把自己作为劳动的一份子,经常参与我们的劳动。扫地、捡垃圾,年过半百的于漪老师,劳动起来一点不输给我们这些学生,每次都看到于老师匆匆忙碌的背影,我们的干劲就更足了。
于漪老师是不住校的,她每天总是很早到校,她捡垃圾不是顺路去办事情,看到地上有垃圾顺便捡起。她是有准备的,于老师早早来校,手里准备好了垃圾袋,她是专门一边巡视校园,一边捡垃圾。很快,校长的表率作用在一年级新生中传开了,大家不忍心再乱扔垃圾了,在校园里见到垃圾都会主动捡起。
记得师范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早自修,教室里没有老师,我们42位女生像揭开了锅,教室里乱得很,大家都肆无忌惮地干着自己的事情。突然,从教室外面走进一个人,步子比较缓慢,我们先都没怎么在意,当看清这个人的面孔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甚至有些静得可怕。这不是校长吗,我们这才意识到班级的喧哗声太大了,于漪老师一定是在巡视教室,这下可惨了,被抓个正着。再看看教室里,满地狼藉,桌面凌乱,哪像个女生的教室,和狗窝没啥两样。
我们都等待着一场劈头盖脸的训斥。可是大家等来的是于漪老师的沉默是金。于漪老师一个字都没说,她走到教室门后,拿起一个扫把和簸箕,弯下腰,不做声响地把讲台前的地面上清扫干净,然后再把扫帚放回原处。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离开了教室,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没有丝毫只言片语的指责,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42位同学感到羞愧无比,于漪老师的这种方式比训斥批评更要厉害,它像一把匕首刺痛我们的心灵,直击我们的灵魂。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连起码的自律都做不到,面对教室的脏乱,也竟能熟视无睹还怎么去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于漪老师离开教室的那个背影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看不到她的面容,我想她一定是失望之极,无比伤心。事后,于漪老师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到班主任那里去告状,但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已经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于漪老师,一个真正的师者,将她的教育化为春风、化为雨露,化为高尚的品行,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我们领悟了做人的道理。时隔多年,为人师为人母的我,常常会给我的学生讲述这个“背影”的故事。情到深处,耳边又响起于漪老师的话:“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这就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形象。
感谢老校长于漪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感谢那一个永远在我心中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