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数字生态建设 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蔡庆丰 黄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8月25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同时“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着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显著,一个时期以来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客观经济规律作用下,区域发展均衡与非均衡、协调与非协调的矛盾长期存在。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很多经济规律和市场逻辑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必然也会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约占GDP比重的10%。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一旦产生就会永续存在,可以长期反复使用,没有损耗和折旧,可以无限供给,还能有效突破要素空间局限,直接进入生产部门。更重要的是,数据可以与资本、劳动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深度融合、交叉影响,深刻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的流动规律和配置效率,形成新的数字生态从而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区域数字产业集群

    《决定》在论述“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强调产业分工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同,数字产业集群更注重数据要素集聚、数字技术进步和数字资源共享的作用。它不仅包括现实中的产业集群,还涵盖虚拟的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由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等核心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物流平台等组成。这些行业和平台在地理空间或网络空间内集聚,形成了新的产业活动模式和网络化组织形态,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核心内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在提升经营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和促进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数字产业集群的培育意义重大。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并列为五大核心生产要素。此后,地方政府开始纷纷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竞争愈演愈烈,推动了“新基建”竞争的兴起。

    随着数据作为创新要素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确定性较强的趋势,是地方政府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工作重点。为了构建区域比较优势,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和有效配置,在促进地区公平竞争的同时,减少产业同质化竞争,着力破除制约创新要素跨市场、跨地区流动的障碍和扭曲,逐步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因此,为了推动创新要素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均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密切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重点培育具有区域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推进数实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一方面,数字经济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各种生产要素能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时,各地区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地方政府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会带动产业从依赖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知识、技术和数据的创新发展模式。这不仅会加速区域内的知识传播与信息整合,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还会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有效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在城市群协同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决定》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作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举措之一,强调要“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加凸显了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的形成和演进体现了经济活动的特定空间分布规律,推动区域由单一城市向城市体系扩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和产业高效集聚,提升城市群内的知识与技术共享。这种深度融合还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产生规模效益和分工收益,深化城市群协同发展,助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此外,学术研究和现实数据均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联系得越紧密,越有利于提高企业收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将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也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数字生态建设,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决定》中“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进步,构建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数字生态圈和数据共享平台,将在极大程度上赋能区域协调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处于要素扩张的“增量经济”时代,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通过扩大要素投入,利用土地出让收入投资基础设施以推动经济增长,但这种以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和扩大地方建设规模为主的扩张模式的可持续性有待商榷。随着我国从要素扩张的“增量经济”时代进入创新驱动的“存量经济”时代,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已由依靠特殊优惠政策以及低成本要素的单一“硬竞争”,转变为建设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国际化环境等“软环境”的综合比拼。相比于以往强调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和效果,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受重视且其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构建数字生态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以积极应对大数据的发展浪潮和国际竞争,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促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并增加大数据试验区的试点范围,完善各地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发展潜能,探索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全面提升数字生态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极大程度赋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不仅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还促进了区域市场的整合和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通过创新驱动的模式和科学的数据利用,地方政府能够突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障碍,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拥抱这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深化数据资源的应用与共享,完善数字生态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国家的长远经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蔡庆丰系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蕾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蔡庆丰 黄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许革,张彦武,梅潇予,李沛然】

图知道|AI一下,跟着汪曾祺一起“寻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8-21 12:00:00

世界青年的平视目光,投向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青年报2024-08-19 14:15:58

香山帮的非遗“香火”何以绵延

中国青年报2024-08-19 06:44:13

图知道|有古老有新潮,如今到北京怎样地道打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8-19 12:00:00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