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眼天台(散文)

作者:浙江工商大学学生 赵楠(22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5月28日


    一直是很向往天台山的,王羲之、李白、苏轼、顾恺之等都曾在天台山徜徉而留恋,这也就更给天台山铺上了一层浪漫而绮丽的色彩,令人垂心向往之。

    国清寺、摩崖石刻等景点的存在,更是给天台山抹上了一层庄重和神秘,寒山子的孤影垂钓也赋予了天台山一种浪漫而虚空的感觉,而在这种感觉下诞生的天台山红茶,也就好似罩上了一层空灵清远的面纱,若即若离,似梦醒交界处游离一般。

    也是在几位朋友的盛情邀请之下,脚步方轻落天台山,跟着几位朋友,找到了最佳赏月之处,也就在此处落脚了。朋友支开自己带的折叠小桌,盛上所带的小吃食,再将一套茶具摆放齐全,红茶在倾泻间给此地也画出了一抹热气,配上黄昏的余晖,也就好似遁入虚无一般,再回过神来就是月明星稀之时了。

    微啜一口天台山红茶,鼻子是最先和这番茶韵接触的,淡香缓缓地占据了嗅觉的一小块地方,在空气中和嗅觉捉迷藏。而后是唇舌,唇舌在触到红茶的一瞬间好似释怀了一切酸甜苦辣,微涩而又带点自然的味道品来不自觉让唇舌放弃了它们端着的尘气,味觉也不愿舍弃这缕空灵。再最后是全身了,红茶的热气逐渐爬上全身,知觉也就在那一瞬间臣服了。而红茶最讲究的还有那一番茶韵,在微品一口之后在全身仍留下深深印记的,也就是这番茶韵了,它包裹着你脱离了尘世的喧嚣,也在茶的世界里给予了你最美好的拥抱。

    众人都微微品茶一番,热气穿肠过,话匣子也就随着这天台山红茶打开了。一位朋友说着,“大家伙都可能只听说过天台山的云雾茶,但是天台山的红茶也是不遑多让的,品来甚是绝妙的!”《茶经》中提到品茶好似品诗,也好似品人,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茶诗悠远却自有力量。《茶经》绝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茶的著作,更是陆羽将自己的心和自己的人生也都投射其中了,是在那一片片带着幽香的茶叶中闻人生之道,是在那溢出的热气中蕴含的烟火气中悟人生之美。

    朋友不小心碰了我一下,把我从陆羽和茶的世界又拽回现实,他们的话题也早已换了几遭,正畅聊着寒山子和李白等文人与茶和天台山的过往。寒山子历来是神秘的,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其进行考究却无一而终,他只是披着蓑衣脱离了尘世,破衣木屐,削发剃度,他淡然地摆脱了世俗的干扰,好似在山林间题诗作谒才是一生最终的归宿。而他也仿佛天台山的守护神一般,守护着天台山的文化的淳朴,天台山也守护着他内心的至真至纯。也正是因为寒山子的神秘,无数多的文人墨客想追寻着寒山子的路径而一窥天台山的曼妙,李白、杜甫、白居易、徐霞客等等,他们都万里蹀躞至天台山而欲一访寒山之神秘。但寒山子和天台山的神秘仿佛也就如此了,它吸引着你前来探访,但是其实每个人却最终都探访到了自己的内心。

    在这旷然的山脚之下,他们都好似被这与世间同行的静谧和幽深救赎,从而在泉水滴落谷底之时也听到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回响。李白访完天台山,笑把烟霞俱抖擞,踏着木屐御风而去,心中的烟霞在此处尽皆散去,心里的巍峨也终于显露了出来;孟郊送友至天台,啜一口清茶,顿觉“月中见心近,云外将俗赊”,月光下的天台山皎洁而圣灵,月晖伴以清茶,也给孟郊披上了透明的华裳;叶梦得话别天台山,虽值寒夜,却“犹有暗香回”,在凄苦的寒夜里却有巍峨的天台山相伴,独属于自然不被尘世打扰的清香仍在心里环绕几许而不散,一路的颠沛流离也有了归宿和最好的回馈。这都是古人和天台山互相救赎的写照,而时至今日,当我落脚此处,从前背过的此些古诗词在记忆中苏醒,并且照应回现实,在词句中也终于懂得了古人的一番情结所为何处,石壁上的石刻也在那一刹那好似刻进了我的心里,我的心也随之和几百年的古人共振。一滴清泪滴落,这滴泪叫懂得,也叫共鸣。

    再啜一口红茶,这个感觉却又是全然不同了,先前只是景中品茶,全身是沉醉于茶和美景的。而在畅聊和畅想了诸多古人之后,这杯茶里也就好似被赋予了故事感,茫然中看到李白、孟浩然、寒山子等都微微举杯,与你共话人生,说尽悲欢离合。

    所以再品这红茶,感觉这一杯是直接浇灌进内心了,在这悠然的罅隙中画出了一条坦途,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开辟了一处净土。也就在此时,弯月开始慢慢攀了上来,露出了一点棱角。淡淡的月晖被弯月从它与云雾的缝隙中透了出来,微微洒在了这一壶红茶之中。红茶也心领神会,它懂月的皎白,而月也懂它的缠绵。而我们与其说是叨扰者,不如说是串联者,也正是我们和许多古人串联起了这皎白与缠绵。我们细听着皎白与缠绵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彼此交换着故事,而这些故事也就永远存在了弯月的无私当中。

    月明星稀之时,我们品了最后一杯红茶,这一杯红茶里却更多是苦涩了,是与此地别离的不舍,也是与古人暂别的流离。但是在明月的掩映下,这杯红茶却更多是为自我了,前几杯为美景,为古人,为故事,这最后一杯却好似是我们对自己的审视和思考了。我们都安静下来,静静地品完这最后一杯茶,谁都不说话,自己的一生也好似在脑中兜了一转归于今朝了。

    我们各自默契地对视了一眼,可能表面上我们都波澜不惊,但我们心里可能早已浪涛澎湃。我下山的时候拈了一朵红花,它带着那一缕茶韵前往我心的远方了。

    再拈一朵红花,静静品味其中被自然雕琢精细的花瓣,我想,红花里是蕴藏着一个不寻常的世界的。我会尝试着落眼,在其他的花瓣中再垂心体验一番,寻找自身与古人及这个世界的契合。

    


【责任编辑:谢宛霏】

原创歌曲《老屋下的山丘》感恩父亲的付出与奉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6 11:28:05

原创歌曲《看,那星空》 展现博白青年风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6 12:00:00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07

传递祝福!2024高考加油曲来了

人民日报微博2024-06-07 11:10:37

回乡备战!广东人“扒龙舟”是认真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52

毕业旅行不设限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9:32:50

王倦:范闲像英雄,但又是一个孤独的普通人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3:56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