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创作没有捷径,生活是最好的土壤|文化中国行

作者: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5月25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拍摄《繁花》时,演员胡歌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往返于拍戏现场和驻地。而拍摄《县委大院》时,胡歌则天天去健身房。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情,看似跟所饰演的人物无关,但又息息相关。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在深圳举行。演员胡歌现身“电视剧单元”环节,分享了演员如何调动真实的生活经验帮助创作。

胡歌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上分享。主办方供图

胡歌回忆起对《县委大院》“梅晓歌”的塑造,那时的他刚从《繁花》剧组出来,并没有太多时间做准备。如何从“阿宝”迅速切换成“梅晓歌”?在胡歌看来,这两个人物都是各个时代的建设者和奋斗者,他们身上都有着那个时代的特征,无畏无惧,有毅力有冲劲。

胡歌说起自己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就是童年跟母亲和舅舅到深圳。当时由于家里亲戚在深圳开服装厂,母亲和舅舅曾想过到深圳打工。他还记得当年母亲随身带着一台小录音机,用来学习粤语。他说,那个年代的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都想在时代变革的过程中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一路上,他看到的每个叔叔阿姨,眼神里都充满了希望。“在《繁花》里扮演‘阿宝’的过程中,我主动把童年对于父辈们的记忆调用回来。”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胡歌还分享了《繁花》中阿宝拉着汪小姐在南京路上奔跑的戏。当时,王家卫导演要求胡歌当下看到的并不是汪小姐,甚至也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回忆,继而勾起了他的某一种情绪。开拍前,胡歌便自己站在那里感受,南京路旁边的一条小路突然闪现,把胡歌拉回了童年。他看到了回忆里母亲牵着一个小男孩的背影,当即把持不住了。后来导演告诉他:“我知道你看到了什么,这部戏就是想让观众看了之后有8个字的感受:似曾相识,热泪盈眶。”

分享嘉宾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作为演员,生活才是最好的创作土壤。”胡歌坦言,任何创作没有捷径,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体验人物、体验生活,才能把人物塑造好。对于刚入行的年轻演员来说,身边的人特别重要。可能他们没有特别好的辨别能力,有时候在闪光灯下很难看清自己,所以也希望经纪团队能够给这些年轻艺人们一个好的引领。

【责任编辑:蒋肖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