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正文

坚持微改造 保留烟火气 看潮州古城保护的“绣花”功夫|文化中国行

作者:谭思静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5月24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谭思静 记者郭韶明)“实践提醒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发自内心地珍惜爱护古城,坚决反对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拆旧建新,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今天,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分论坛上,广东省潮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晓军分享了古城保护的潮州经验。

何晓军在分论坛现场发言。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谭思静/摄

潮州古城三山环抱,在总面积2.33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完好保留720多条街巷,散布着古城墙、古桥、古寺、古牌坊、古井、古府第等众多文物,以及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是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何晓军谈到,近年来,潮州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坚持“建设新城、保护古城”的发展思路,在古城区内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房地产开发,依靠群众参与,用好“绣花”功夫,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潮州路径。

没有对古城进行“推土机”式大拆大建,潮州提出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复更新过程中,有时甚至一面墙的修复问题,专家们都会赶到现场开会讨论。有专家回忆,“刚开始修的时候大家一起到现场去‘吵’,问题解决了才能继续修。”多方探讨的结果是,修复需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采用“一墙一策”的方法,因地制宜设计,保留墙面原有风貌。

只给某些存在问题的古城小角落动动小手术,优化生活环境。如实施巷道灯光照明提升、外墙面更新、景观小节点打造等,以有限的投入,激发出周边居民自我更新的连锁效应。

何晓军在分论坛现场展示潮州古城保护修缮后的风貌。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谭思静/摄

没有大规模强制外迁居民,古城里保留了传统的社区结构、民俗民风,古老街区和丰富民俗相映生辉。潮州菜、工夫茶、潮剧等普遍融汇于日常的社区生活和城市空间,延续了浓郁的市井生活“烟火气”,留下了一个“活着的古城”。

【责任编辑:郭韶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