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贸大学李小牧: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贸易 不应过度强调技术而忽略内容|文化中国行

作者: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5月24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我们曾经走访四川成都的一家企业,其通过AI为用户提供更加简便的图像编辑功能,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公司95%注册用户均在海外,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提升了6倍。我认为,这家公司优势在于用技术服务创意经济、服务用户创意。”今天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行。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小牧教授提到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好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内容创作之间的关系,李小牧认为,不应 过度强调技术而忽略文化内容本身,做好两者之间的连接和转化非常重要。“目前更能实现商业价值、贸易价值的,并不是最为先进的生成式AI。AI应该成为更好的工具,而不是被当作廉价的创作者。”

李小牧教授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进行分享。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论坛现场,李小牧带来了《新质生产力与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专题公开课。他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于文化贸易带来的增益。首先,新质生产力可以强化文化贸易的产业基础,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下,文化的新业态无论在规模、效益上,已经得到快速提升;其次,新质生产力可以缩短产业贸易链条,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发效率上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新质生产力极大了丰富文化贸易标的,例如,基于算力的新质生产力带来多元生产要素的增加,新技术和新方法也能提升文化产品生产效率和规模;第四,新质生产力可以为文化贸易提供高效支撑,数字平台服务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使贸易交易的达成更为便利。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现场,台下观众认真聆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他呼吁,要研究利用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促进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使用好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的生产要素,并将其运用转化到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中,高效促成市场交易。比如,让数据要素为文化产品定制、推广和版权保护提供有效支持。

第二,适应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比如,推进文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文化企业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建立健全多元化、网络化的决策体系,尤其是作为开展文化贸易的平台性文化企业,要联合平台用户、数字平台商家、平台合作创作者等利益相关者来共同构架价值网络。

第三,创新数字文化治理、“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给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带来新发展,迫切需要更新现有的内容监管、产业引导、贸易政策以及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以及确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治理体系。

第四,发挥好新质生产力加持之下的文化贸易传播项目的功能,充分适应信息时代消费者的认知能力、鉴赏水平、理解能力,追求新质生产力与新型传播力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齐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