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小“村晚”大舞台|锦绣中国年

作者: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2月09日

栏标题字:孙晓云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正在成为新年俗的“村晚”演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添了“一把柴”。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采访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期间,我真切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文化自信”。在得知自己的家乡被选为全国春节“村晚”主会场时,三江县群众积极报名参加展演,经筛选最终参加“村晚”主会场文艺展演的当地群众有1000多人。他们白天干农活、忙工作,利用晚上时间集中排练。有些在外务工的人得知举办活动后,还提前返乡,报名加入到文艺展演队伍。

    每个人都因为有一个向全国展现自己民族文化的机会而欢欣鼓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家乡的文化“被看到”。对这些村民来说,“村晚”不再只是一个娱乐性的“晚会”,还是向外界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平台,更是促进家乡文旅发展的重要契机。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村民们的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他们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干劲和盼头。他们认为自己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因而,当他们认识到“村晚”能为家乡带来更多网络流量和游客时,每个人都愿意加入其中,成为自己家乡的文旅“推介官”。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此次采访过程中,我还遇到了许多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年轻非遗传承人,“被看到”也是他们每一个人向我表达的愿望。这些年轻人本可以过上世俗眼中的“更好的生活”,他们却选择从大城市和大舞台回到自己的故乡,传承非遗技艺,并将其创新性发展。他们的执着和坚守,是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也是为了让非遗活下去、火起来,而“村晚”也成为他们实现愿望的一个平台。

    现在的“村晚”正在向“村玩”转型,正在成为乡村旅游的另一种形式。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晚”,不仅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

    可以说,“村晚”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推手”。而年轻的非遗人在其中大有可为。

来点科学 | 在地下700米追瞬逝的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07 11:54:15

唐诗逸《一生一事》:用舞蹈演绎文物修复师的信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08 09:25:28

90后非遗花灯传承人,助力打造家乡小镇年味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07 18:39:27

正月初一到初七 古俗每天有讲究

文汇报2024-02-07 10:26:10

寻香来,入江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01 19:31:28

“村晚”开场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2024-02-02 07:44:09

《繁花》里的上海真不真实,谁说了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01 21: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