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货物奔赴万家灯火
临近春节,南京火车站行包车间正“严阵以待”,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铁路运输包裹。
位于地下一层的行包车间,一箱箱的年货一摞又一摞,装了一车又一车,浓浓的“年味”充满了这3000多平方米的库房。
铁路南京站行包车间行李值班员郭亮说,现在每天装卸包裹能达到7000-8000件,行包车间要负责7个站台的货物装卸,有时甚至能出现7个站台、7趟班次同时作业的情况。
调度室指挥大屏上,一行标黄的车次格外醒目,提示山西大同开往上海的K371次列车从安徽滁州“邻站开出”。
“来来来,371开始装车了。”郭亮手持车次计划表和货物清单发出指令。4名搬运师傅驾驶“小黄车”从行包车间乘电梯到铁路出发层,再穿过潮湿冰凉的隧道,爬坡来到出发站台,排成一队等候列车的到来。
每趟列车的末尾都有一节标有“XL”的车厢,这是“行李”的拼音缩写,车厢内,货物会按照到站的先后次序被码放整齐。
列车停靠站台的时间有限,必须抓紧将列车上的货物卸下,再把行李车上的货物搬进车厢。快速、稳定的高效率装卸,是郭亮和装卸师傅们的追求。
在列车末尾行李车厢门打开的一刹那,师傅们便快速进入车厢开始卸货。这些天气温骤降,尽管中午室外温度只有零摄氏度左右,但师傅们的额头都挂满了汗珠。卸完货接着就是装货。这趟列车在南京发出的货物一共39件,重554千克。有的箱子有半个人高,需要两个人一起抬。
白酒、电子产品、生鲜礼盒……3000多平方米的行包车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这背后是千家万户的亲情和乡愁。
郭亮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南京火车站的包裹吞吐量在全国各大火车站里排前5名。行包车间由行李员和装卸员构成班组,每组有18-20名工人,他们“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约40名工人同时作业,能够完成每日8000件货物的托运装卸和中转。“春节前夕,礼盒运输量猛增,现在班组几乎是满负荷运转。”
从货物上站、承运安检、装车计划到站台装车作业,郭亮全程把控。在很多人看来,行包工作重复又单调。而郭亮说,承运、装卸、中转、交接、保管、交付六大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仔细核对、紧密配合、认真严谨。
2004年,郭亮成为南京火车站的一名员工。当时的电脑无法联网,货物办理交接需要交接证,纯手工登记。“每张单据是3联,登记发件人、寄件人、货物内容,交给列车长两联,剩下的存根作为办理交接的凭证。”郭亮介绍。
从手工抄票、手拎肩扛的原始作业,到如今有专属的PDA扫描仪,货物扫描后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上传,方便客户通过移动端追踪到物流信息,大大提升了包裹收发的精确程度。此外,电脑编制交接证,一改手写交接证可能造成字迹不清的情况。现在机械化程度提升,装卸工人只需开动牵引车,后面挂上装满货物的拖车,省下了许多时间和人力。
郭亮坦言,十几年前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春节来临前,他们会将棉被等生活品通过铁路托运,这是当时铁路行包运输的主要物件。而现在,百姓生活越过越好,电子产品、高档酒水及地方土特产等逐渐成为铁路行包的主要构成。
郭亮说,沿海地区的海鲜等货物,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朝发夕至”“次日达”都是为了满足时效需求。货物到了行包车间要进行分拣,根据目的地不同装运到不同车次。目前,各大省会城市均可实现“次日达”,邻近城市可实现“朝发夕至”。
郭亮说,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网线发达,相比公路和航空运输,不易受恶劣天气影响。铁路系统安全性能好,基本能保证准时准点送达,让客户更放心。
万千货物在南京火车站装卸上车,奔赴万家灯火。“有年货才有年味。”郭亮说,确保将“年味”安全送到家,这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春运虽然很忙,却也是一年中最充实的时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曹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