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个边境村的治理之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谢洋 通讯员 尚永江
新春时节,崇山峻岭中的汉邦村,家家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和鲜艳的春联,格外喜庆。
汉邦村地处广西靖西市岳圩镇东北部,距越南高平省4公里,全村人口302户1149人。边境线犬牙交错,山高林密,通道众多,以前偷渡、走私等犯罪问题多发,管边控边形势严峻。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支持帮助下,汉邦村立足“边”实际、做足“边”文章,通过开展“党建强村、产业兴村、生态靓村、民主治村、以德润村、法治护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9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以前,由于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往往是刚选上来的党支部书记,几个月就被告下去了。”靖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邓晋说。党支部不得力、群众不配合,让许多项目无法实施,形成了恶性循环。村里的饮水工程坏了近40年,就是没法修好。2012至2016年,全村没有一个新增人口,没人嫁进来,也没有小孩子出生。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开始挂点帮扶汉邦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件事,就是选举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遴选,新的村“两委”被选了出来,退伍军人李大丕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新的村“两委”班子兴修水利,发展村民种植桑叶、柑橘、优质稻和养牛等绿色生态产业,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不足3400元增加到2022年底的1.6万元。村民黄成见说:“现在人人有事干,收入也高,上访、走私基本没有了。”
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汉邦村创新推行法律进村“六个一”工程,在每个村(屯)建立一支普法小分队、制定一部村规民约、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建设一个法治宣传栏和图书室,培养“法律明白人”,每户发放一张法律服务联系卡,率先在全镇设立村级综治中心和矛盾纠纷协调委员会,设置法官、警官、律师工作室,加强基层的治安防控、调解和诉讼的对接工作,让法官、警官、律师全面融入村屯,打通法治为民“最后一米”。
“通过‘法治微讲堂’、村‘微党课’,培养‘法律明白人’,创建‘文秀先锋示范岗’等进行‘菜单式’普法和收集社情民意。成立村民评议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带头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汉邦村第一书记汪保华说,汉邦村由原来的上访村、问题村转变成为全区“五星党支部”“无邪教村”、全区“无走私村”、乡村治理示范村、靖西市“无传销村”。
“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观念”“明理要读书,致富靠科学”……在靖西市汉邦村,随处可见法治标语和家规家风警句,村内巷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村民自建楼房的白墙上画满了一幅幅出彩的“乡村画卷”,成为边境线上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在广西1200公里边界线,村民参与的,不仅是边境治理和振兴,还有边境安全防控。在汉邦村大汉屯,一支由10位村民志愿者组成的边境巡防队,常年在边境线上巡逻。这支平均年龄46岁的村民志愿者巡逻队,扛着国旗,戴着红袖章,守护着家园安宁。“只有边境平安,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巡防队队长李长锯说。
在汉邦村,通过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常态化开展军警企村党员、干部、群众“共守边关”活动,全村1100多村民长期守护在强边固防安全防控一线,形成卡点“堵”、便道“守”、路段“巡”、暗哨“盯”安全防控网,构筑起“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防控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边境辖区的每个角落,让边民群众生活更加安全、更加幸福。”靖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驻靖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