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当奥运志愿者,她来自汶川

来源:共青团中央2022年01月19日

2008年5月12日,一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整个中国陷入悲痛。

在这场大地震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李菊的家乡北川变为了废墟,她也在灾难中失去了16位亲人。




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涌入四川,参与灾区服务的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全国各地参与赈灾宣传、募捐、救灾物资搬运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中国志愿精神从那一刻起,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

面对来自全国的志愿者,李菊不禁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家人告诉李菊:“你应该回北京,因为奥运会马上要开始了,你做了那么久的努力,你有必要去把这件事继续做好。”

在家人的鼓励下,李菊强忍悲痛回到北京,继续投身奥运志愿服务,她用热情和真诚的微笑,圆满完成了一名志愿者的使命。

“某次值完夜班看到满天朝霞,我想,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时间来到2019年1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公告面向全球发布,李菊作为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并当场报名。



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处教师的她,传递着中国志愿精神,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21年1月14日,中央财经大学举行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团出征仪式。



作为主责首都机场服务的高校团队,师生志愿者们将一起奔赴“国门第一关”,一直坚守到4月份。

这一次,李菊作为老师,带着和煦的微笑,再一次站在了志愿者的舞台上。




一座城市,两届奥运,覆盖夏冬; 一群人,一条心,同一个梦想。

回顾2008年,当奥运圣火照亮鸟巢时,一个开放、自信的大国也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那一年,奥运的落幕就像一个开始,它把奥林匹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而中国志愿精神,已经彻底融入了李菊的生命。让她从悲伤中解脱,让她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曹竞】

跨越一千多公里,南北《新青年》新年对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18 19:21:23

传统文化的“盲盒式”玩法

中国青年报2022-01-19 07:48:50

水上年市、水陆巡游、盲盒寻宝……乌镇春节怎么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17 20:28:31

“吃”这件小事 国博办了一个大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18 10:43:46

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2月8日首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16 19:57:29

话剧《簋街》首演,演绎北京美食地标30余年变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15 22:38:14

音乐纪录片《恰克佩什》展现加拿大多元民族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15 22: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