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领域最新的科学进展是什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蒋青松几乎每天都要与一位科研助手打交道,输入问题或关键词,他的“AI伙伴”——WaterScholar(水环境科学文献研究助手),会将前沿成果快速精准地告诉他。
能不能为视障人士搭起一座探索世界的桥梁?在与7名视障朋友同吃、同住、同行100多天后,90后创业者周江南决定用AI技术帮助他们“启明”。他和团队开发的启明瞳APP,既能助力视障者服药、也能为他们挑选衣服、口述电影。周江南还在继续努力,借助AI迭代产品,调高明度,增加色彩,点亮世界。
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专业教练。为帮助基层体育生科学训练,田文博带领团队开发了“AI随身教练”,体育生用手机上传自己的训练视频,“AI教练”便会对动作细节进行识别和比对,为使用者提出针对性的训练建议。田文博认为,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体育训练将变得更智慧、更普惠、更安全,让更多有潜力的体育生变得更快、更强。
电网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电力人的数字化转型,借助大模型,黄正杰牵头发起了“倍数计划”,搭建起涵盖电力系统所有工种和专业的交互式知识学习引擎,将以往的“教什么学什么”变为“缺什么学什么”,让传统电力人才更好地掌握“黑科技”。他希望,电力人不再仅仅只是“电工师傅”,更是玩得了AI的智慧电力设计师。
语文作文批改工作量大、个性化需求明显,为解决这一难点,成硕及团队打造了智能作文教学平台。在成硕看来,教育,本质上还是人跟人之间的互动。AI助力老师高效批改的同时,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回归到和学生的沟通中,用技术的力量把因材施教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