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陆地:从创新一线到采油一线
8月27日全国大学生新闻实践营来到胜利油田的冯新永创新工作室和石油开发中心青东采油管理区。从陆地到海洋,用镜头定格,用笔尖记录,让我们跟随大学生们的脚步一探究竟吧。
冯新永创新工作室
冯新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他从1986年开始就在胜利油田这片热土上工作成长,如今还有三年就要退休的他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干完,我现在压力挺大,想着怎么用一千多天把没完成的心愿完成,我只想多干一点,干好一点,再干得好一点。”
油田坚持师带徒制度常态化,冯新永带过108个徒弟。现在胜利油田大师级48个中有20个是他带出来的徒弟或学生。他始终坚信“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冯新永是一名“油二代”,打小在油田长大,看着老一辈石油人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这片土地上为国找油。
他看重“石油人的精神传承”。对刚入职的大学生,他讲“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优良传统,从最简单的操作开始要求质量标准,手把手的传技艺。从每一个技术细节入手追求精益求精,一招一式带作风。他说:“年轻的大学生是胜利油田未来发展的脊梁和希望,更要带好他们”。
“技术加技能是必经之路”
在冯新永看来,技术和技能是石油工业的基石,而创新和持续学习则是推动这一事业不断前行的动力。
“能解决问题的创新就是最好的创新。” 他的油井井口密封配套技术,不仅解决了油田生产中的难题,更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扎根油田一线37年来,他自主完成创新成果13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9项。
2009年,冯新永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始终围绕生产难题和技能队伍建设,不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为生产赋能,以难题见课题,让创新出效益。工作室群策群力,开展“创新联盟集成创新”等活动,实现职工创新由“独创”到“联创”的转变。以冯新永为带头人的创新联盟,由“冯新永创新工作室”“吴娟创新工作室”“张洪岐创新工作室”“张春来创新工作室”等四个跨工种、跨专业的工作室共同组成,目前共有骨干创新人员90余人。
他们“聚是一团火”,组织高技能人才、业务骨干,发挥集体智慧和资源聚智聚力攻关破题;他们“散是满天星”,坚持在各自工作室精业敬业、引领创新、钻研技术、解决难题、传承技艺、助力成长。
“企业要发展不仅需要科技作支撑,还要有精湛的技艺作保障,技术加技能的高效融合会让你成为全能的“六边形”战士。就像雄鹰的两只翅膀,都拥有强大的力量你才会飞得更高更远。”他拍着正在采访的大学生记者的肩膀说道。
天津师范大学 粟悦
浙江大学 陈智涵
安徽师范大学 李晓嫚
青东采油管理区
“在地图上不被命名的小岛”
它长8.48公里,呈S型,起点在渤海莱州湾畔,是一条进海路。路宽仅容一车通过,从车窗望出去,只能看到两侧海水。人在车中,仿佛坐船行在渤海上。“潮来是海,潮去为滩”是这里的特色地貌。
这条路的尽头是胜利油田青东5滩海陆岸采油平台。这个采油平台有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长150米,宽90米,占地面积约20亩。
这座“小”平台上的油水井也个个“身量纤纤”,相距1.5米“手牵着手”一同作业。青东5滩海陆岸采油平台共集合了65口油水井,日采油量稳定在160吨左右,年采油量达6万吨。“
我们平台采用的是‘细长苗条’的700S型皮带式抽油机,每口井及设备仅占地0.3亩,较常规设计减少用海面积30%。” 青东采油管理区经理滕英涛说。
“平台用地集约,但采收率丝毫不会受影响。”青东采油管理区注采站站长刘春雷向大学生记者们介绍,平台的油井都是斜井,井下的井深轨迹像树根一样四散而去,最大的井底位移达2500米。“换句话说,当你站在油井旁,水平距离2.5公里外的油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岸上。”
“平常在油井边工作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鸟停在平台上。”刘春雷告诉我们,青东5滩海陆岸采油平台为了融入海洋生态系统,下了一大番功夫。
世界上最大的水鸟大杓鹬和最小的水鸟小勺鹬,都在这里同时出现;S型进海路特别设立透空段,管桩桥涵结构的建筑为海中洄游的鱼类架起了繁殖通道,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刘春雷已经在青东5滩海陆岸采油平台上工作了7年多,他的微信头像是青东5滩海陆岸采油平台的航拍图。“值夜班的时候,我们早上5点半就起床,没事儿的话就会往东边走走。每次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舒适。”
浙江大学 周婷怡
文字丨粟悦 陈智涵 李晓嫚 周婷怡
摄影丨禹成炎
编辑丨范子钰
审核丨马宇平 赵彦鑫 刘琨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