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年轻科研团队突破石油采收率“极限”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记者 马宇平
60%的石油采收率曾是世界上公认的采收率极限,如今这一数值已经被刷新到63.6%。
2021年6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名单中,实现这一突破的专利——胜利油田《一种部分支化部分交联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榜上有名,荣获金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化学驱油剂研发专家、85后研究员姜祖明,就是这一专利的主研人员。
63.6%的数字听起来不算大,却是一支平均年龄35岁、硕士博士成员占比高达70%的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2008年,还在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攻读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姜祖明,接到一项关于胜利油田新型驱油剂研发的课题。作为一个石油“小白”,他从查阅资料开始,用了两年时间,逐渐了解了胜利油田的油气开发状况,熟悉了石油专业知识。
在当时,历经多年的开采,油田地下结构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在水力驱动或聚合物溶液驱动的开采方式下,部分区域形成了一些大孔道,大孔道上的剩余油藏已较为稀少。
他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当注入流体时,流体无一例外地遵循着阻力最小的路径——即那些宽敞的大孔道流动,却无法进入到更为细密、油藏更为丰富的“羊肠小道”。
这意味着油田开采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优化驱油策略,以实现更广泛、更高效的油藏开采,让“羊肠小道”中的石油资源也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在此背景下,这支年轻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型驱油理念——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姜祖明利用“小米粥”对这一复杂概念进行了生动解释:“小米粥是固液共存状态,其中既有流动的米汤,又有颗粒状的小米粒。在驱油过程中,我们设想,前期利用小米粒封堵大孔道,使得米汤转而深入“羊肠小道”,驱动隐蔽油藏。在注入后期,小米粒可以在一定压力下变形,不断向油藏更深处运动,从而拓宽采油范围,大幅度提高采油率。”
他称自己所在团队的工作为“研发小米粒”。每天早晨⼀上班,他们就泡在实验室⾥,称量、溶解、恒温、通氮除氧、分步加料、记录温度……团队成员每人每天要合成2-3釜实验样品。
合成—评价,再合成—再评价……历经数千次的实验,他们最后发现所有样品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很沮丧,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姜祖明坦言这次的失败对团队成员打击很大,但作为负责人,他坚决不能泄气,“遇到困难是常态,成功只在一瞬间”。
姜祖明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分析失败原因,逐步勾画了⼀种全新的分⼦结构。经过反复论证,这种结构从理论计算、性能分析上,都具有极⼤的可⾏性。随着经验的⼀点点积累,配⽅的⼀次次优化,他们期待的⼀幕终于出现了:样品遇⽔溶胀,封堵住了孔道;随着持续注⼊,它开始变形,随后顺利通过孔道,这标志着⼀种全新的驱油剂——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成功诞⽣了。
他们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为主剂,探索形成了⾮均相复合驱油技术。2013年,这一技术在胜利油⽥孤岛采油⼚开展先导试验,采收率提⾼了8.5个百分点,达到63.6%,⼀举突破“60%”这个⾏业内曾经默认的⽯油采收率极限,填补了国内外聚驱后油藏⼤幅度提⾼采收率的技术空⽩。
⽬前,该技术已实现⼯业化推⼴,助⼒特⾼含⽔后期⽼油⽥经济有效期延长10 年。
⼭头攻下了⼀座,还有另⼀座。随着胜利油⽥化学驱优势资源基本动⽤完毕,⽬前的油藏条件越来越苛刻。温度超过80摄⽒度、矿化度超过3万毫克每升的⾼温⾼盐油藏,被称为化学驱开发禁区。“因为在这种油藏条件下,⼏乎所有聚合物都会失去应⽤效果。”姜祖明说。
于是,如何“吃⼲榨净”每⼀滴油,如何攻克高温高盐油藏核心开发技术,已经成为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他们不断对技术进行迭代升级,目前⾮均相复合驱油技术已经可以适用于85摄氏度,矿化度3万毫克每升的油藏上。
目前,团队的技术攻关依然没有止步。“预计到2035年,我们要攻克温度达120摄氏度,矿化度达10万毫克每升的油藏。”姜祖明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