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上采油 如何兼顾安全与环保
海洋采油厂:不让一滴油入海
今天是胜利海上油田埕岛中心一号平台安全运行的
第10712天
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是我国极浅海油田第一座大型综合性海上平台,由胜利油田自主设计建造,1995年4月投产,所处海域水深12米,离岸10海里,集生产管理、油气处理、自动化监控、注调(diào)水、消防救助等多功能于一体。平台已累计处理外输原油2000余万吨、天然气3.5亿立方米。
01 历史
注输工程师苏克国1995年便来到这里工作,目前已经工作快30年。从二十出头到知命之年,他和同事们见证了平台的更新换代。他们的青春在海上发光。
苏克国记得,刚来到平台的时候,基本上连饮用水都要自己从小船中提上来。冬天遇到冰封期,海上的物资供给可能10天都来不及补给,压缩饼干、袋装的纯净水会在这时派上用场。他们的宿舍就在柴油发电机上面一层平台,噪音大。柴油发电机发电故障率较高,遇到停电状况,苏克国和他的同事们必须抓紧抢修,降低损失。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副总工程师兼海一采油管理区党总支书记王志强最初是一名采油工程技术员,负责每天的油水井报表、管理、维护等。他和同事们通常在凌晨1-2点完成工作后回到陆地,第二天清晨6点再次出海。
当时,每个采油平台由2名采油工负责管理,需要自己做饭、没有洗澡的地方。同事们自己做饭,“练就了一批厨师出来”。
02 电力
海上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主阵地,也是安全环保的重中之重。
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投产以来,长期采用天然气燃气轮机发电实现自身电力供应,存在进口设备配件昂贵、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降本增效、绿色生产,近年来,埕岛中心一号平台开始全面使用岸电,通过海底电缆进行电力供应。相比于传统供电方式来讲,岸电有着供电稳定性高、环境污染更少、经济成本更低的优势。
03 油气
践行绿色发展,埕岛中心一号平台始终坚持“油不入海、水不外排、气不上天”的环保理念。
“只要有油气生产设备设施的地方都会有围油栏,假如说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了跑冒滴漏,我们一定是让油落在甲板上,绝对不会落在海里。” 海一管理区平台管理主任师孔健介绍,埕岛中心一号平台上所有的围油栏都是封闭的,没有缺口,“不让一滴油入海”。
赶上下雨,为了避免冲刷过设备的雨水流入海里,平台上的雨水全部经过标准集水地漏统一回收到开排罐中,然后密闭输送回陆地,统一交由陆地集中处理。
“只要有一滴油入海,就会形成很大一片油膜。”王志强说,中心一号平台上的生活污水都必须经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水质达到合格标准后,与经过严格处理后的采出水一起通过注水井注入地下。
在埕岛中心一号平台上,一般有40多名员工,实行15天倒班制,平台值守期12小时两班倒。
工作期间,苏克国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检查和记录生产数据,然后按照流程对平台设备进行巡检。海上工作重复而枯燥,他们最不希望的就是“惊心动魄”。“平平淡淡最好,说明一切都安全运行。”他最自豪的事情是——“我们海洋采油厂年产油量从3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万吨,成为胜利油田第一大采油厂,我经历了整个过程。”
在王志强看来,胜利油田已经从快速上产阶段转变为效益开发阶段,目前的重点在于效益采油,即在国际油价稳定的前提下,采用低成本高效益的开采方式。“现在距离‘百年胜利’的目标还有30多年,但随着采油技术和钻井开发工艺的更新,我相信30年后还会有下一个30年。”
文字丨李晓嫚 周婷怡 禹成炎
摄影丨禹成炎
编辑丨范子钰
审核丨马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