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首页 >AI·BAOBAO >正文

AI眼中的中国动画电影之路

作者:樊星 王梓元 傅瑞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03月21日

1960年

《小蝌蚪找妈妈》

中国首部水墨动画,融合剪纸、皮影等传统技法,以诗意美学和悠远意境著称,是“中国动画学派”的标志性作品。

1961年

《大闹天宫》

中国动画史上的扛鼎之作。汲取京剧脸谱、传统壁画等艺术精华,将孙悟空的形象搬上大荧幕,代表当时中国动画制作的最高水准。

1979年

《哪吒闹海》

中国首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封神演义》,改编自神话,融合大量京剧元素,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进行了开创性探索。

1999年

《宝莲灯》

中国高投资动画电影代表作,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劈山救母”,采用全明星配音与电脑特效技术,推动中国动画3D技术发展。

2015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影片对经典IP进行了全新的解构与诠释,孙悟空以全新形象再次登上荧幕。它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开始由低龄化向全龄化转向。

2025年

《哪吒之魔童闹海》

影片将传统神话与现代叙事结合,展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全球票房突破150亿元,打破了好莱坞对全球动画市场的垄断。

(部分内容由AI辅助完成)

【责任编辑:叶雨婷,杨鑫宇,张蕾,聂亚栋  编辑:董志成】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