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院士专家建言:解决废弃塑料对环境危害,使塑料产业得到绿色及可持续发展

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6月1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近日,“塑料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高端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举办。多位院士专家从科学与技术发展角度,探讨了目前塑料的回收及循环利用,生物基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谋划未来塑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表示,塑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具有质轻、易加工等特点,综合性能优良,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塑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同时,塑料的快速发展和大量使用,也导致大量废弃塑料产生。全球废塑料累计高达92亿吨,仅9%可以回收再利用。

她说,2023年,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量达1900万吨,回收率约30%,高于全球平均9%的回收率。另一方面,新业态对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新能源退役高分子部件需要处置,家电、电子产品、汽车以旧换新等,使塑料大量增加。应将废弃塑料作为一种资源来加以循环利用,以减少碳排放,降低塑料使用后对环境的负荷。所以,应从塑料合成制备、加工、应用、废弃物处理等各环节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考虑塑料产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勇认为,塑料是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最伟大发明之一,但废弃塑料收集和治理挑战巨大,是亟须解决的世界难题。他提出将塑料退役与创制融合的塑料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分享在此理念下进行探索的初步结果。

专家们认为,解决废弃塑料对环境的危害,使塑料产业得到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减少使用塑料的量,特别是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另外,需要发展新型的在特定环境中可解聚的塑料材料,以利于塑料制品的重复多次使用和化学回收,在塑料整个生命周期减少碳的排放和能源消耗。

同时,要大力发展生物(质)基塑料,使塑料产业能够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最后,要加大对可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研发的支持力度,减少不可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后对环境的危害。

【责任编辑:梁国胜 原春琳  编辑:何欣】

短剧出海 “后浪”献策

中国青年报2025-06-06 06:32:52

文化中国行•图知道|芒种: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6-05 07:00:00

文化中国行·图知道|诗画里的中国节之端午龙舟竞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5-31 09:54:58

快看数据|年轻人,你对周边文创感兴趣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5-28 10:15:51

玉屏箫笛:吹出青春之歌

中国青年报2025-05-13 06:56:19

从竹林到银幕 他们用镜头守护油布伞记忆

中国青年报2025-05-13 06: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