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合肥:优化军工青年成长生态,助力关键科技创新创效

作者:王海涵 左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4月03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左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近年来,团合肥市委通过汇聚榜样力量、搭建成长平台、服务保障青年等方式,不断优化军工青年成长生态,凝聚引领青年在岗位建功中砥砺奋进,在创新实干中勇攀高峰。

聚焦青春建功,凝聚榜样力量

“通信链路已建立,数据传输正常,调试完成,无错误报告。”在黄沙蔽日的沙漠中,一群项目研发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参数装订和测试。这是平均年龄26岁的神剑科技制导创新团队的工作常态。

他们的工作是研发某信息化装备,但项目在方案阶段多次出现因仿真测试手段不全面导致试验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为此,团队成立青年技术突击小组,经过5个月艰苦探索和攻关,一举突破试验瓶颈。“不畏艰苦、勇挑重担、研发至上、无私奉献”成为这支青年团队的真实写照。该团队曾获国防科工系统批复的“劳模工作室”、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安徽省青年文明号标兵称号等荣誉。

坐落于合肥市包河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年冲锋号始终在吹响。“创新品,争先锋罗阳青年突击队”是江航机加数控岗位青年发起的突击项目,针对航空航天装备产品科研和批产加工任务艰巨的情况,突击队长吴为胜带领队员们集智攻关。2024年,为解决一种套管孔壁透光度问题,突击队员创新采用一种加工方式,大大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

这样的青年攻坚故事也发生在航天领域。2023年1月,接到新一代“神舟”“天舟”系列飞船电源研制任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迅速组建青年研发团队,90后朱丽红、解光庆三个月内构建多套实验方案,经过百余次的设计迭代,攻克关键技术,搭建抗浪涌高可靠电源研发平台,最终应用在相关领域产品的关键部位。

近年来,团合肥市委围绕“青”字号品牌创建,突出岗位实践,引领军工青年在重大工程和“卡脖子”技术领域挑大梁、担主角、显身手,激发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干劲激情,涌现出一大批青年科研骨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聚焦人才培养,搭建成长平台

连日来,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年素质提升行动火热进行中。江航团委书记马艳表示:“江航青创赛为青年技工搭建赛场上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相互了解,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据了解,江航青年创新创效大赛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年踊跃参与、锻炼成长。

以干促学,以赛促学的效果明显。例如,该公司“空间站舱外航天服供氧及温度调节装置”项目团队历经8年,先后研制出两代产品,为航天员在轨及出舱作业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和用氧需求。2022年,这一项目作为安徽赛区申报项目,荣获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研发创新类铜奖。

以赛促创只是为军工青年提供成长平台的方式之一。近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团委通过搭建青年学习培养机制,开展青年论坛活动,提供技术、技能、管理等交流和锻炼平台;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鼓励青年挖掘和梳理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攻关中产生的小成果;积极构建十六所创新创效成果库,推进创新成果应用。

近年来,团合肥市委始终不遗余力建立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发展机制,为军工青年搭建学习实践成长平台,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尖兵”,着力打造吸引凝聚青年、引领培育青年、选树成就青年的青年人才培养生态。

聚焦人文关怀,服务保障青年

军工行业青年长时间在高压状态下工作,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是团组织服务的重点。近日,在合肥市屯溪路小学,一场关于航空爱国情的科普体验课正如火如荼开展,合肥青年航空科普讲师杨晚成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航模。“这次活动不仅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航空梦的种子,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成就感,内心感到很充盈。”他说。

2024年4月,团合肥市委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团委开展“中国梦 航空情”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向孩子们讲述航空基础知识、新中国航空工业历史等科普知识。近年来,团合肥市委加强与军工单位团委联动,从政治、思想、生活等各领域关爱青年,让青年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充盈、满足感更可持续。

3月11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前往合肥大蜀山西扩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近年来,该单位团委以“青”字号品牌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共创共建,常态化开展“青春有约 共赴春光”“遇见你 遇见爱”等青年联谊交友活动,增强青年职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为切实服务青年群体婚恋和社交需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团委创新打造“青年联谊交友+青年精神素养培育提升”融合模式,常态化开展一系列团建活动。该单位团委负责人表示:“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帮助青年拓宽社交渠道、丰富文化生活、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奋斗精神,切实增强青年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该单位还持续开展“大爱电科·梦想1+1”助学结对帮扶志愿活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点燃科技梦想实践课堂”活动和无偿献血等活动,动员青年投身志愿服务一线。

“青年在哪里,共青团的建设和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团合肥市委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心系军工青年,突出实践育人功能,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勇攀科学高峰、投身科创报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提供坚实青年科技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陈凤莉  编辑:董志成】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