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守护“一老一小”,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不仅牵动着亿万家庭,也对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生育率降低,老龄化加剧,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一老一小”服务短板也逐渐凸显。针对此,必须优化服务供给,加快实现从“养老”向“享老”、从育儿到乐育的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完善顶层设计,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服务供给提质扩面、培育发展服务机构、健全服务机构价格形成机制等六方面举措,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领下,相关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持续提质升级。还要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供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将养老服务与托育服务相融合,在同一空间下进行老幼照料、代际学习和互动交流,凝聚促进老幼共托健康发展的合力,能够有效整合服务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感。当前,为了满足“一老一小”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破解养老托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云南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乡充分发挥“银发志愿者”力量,以“老带幼”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满足老年人“发挥余热”的需求,又能够实现对儿童传统文化的教育。新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作为北京市首个社区普惠型养老育幼一体化试点,实行“老幼共托”,全方位、全覆盖满足一老一小的托育生活。要因地制宜创新养老育儿服务模式,实现“一老一小”一体化服务,同时逐步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提升老幼共托服务的整体质量,推动“一老一小”服务高质量发展。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公共服务融合共享。积极整合部门、社会资源力量,立足本地实际,统筹布局养老托育、卫生健康、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是建设优质高效服务体系的关键举措。例如,重庆奉节县依托公平镇返乡创业园区,盘活公平镇原林业站闲置办公用房,率先建成运营全县第一个“一老一小”服务联合体。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打破了资源分散的局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一老一小”最紧迫最现实的服务需求,要打破规划、政策、评价等壁垒,促进公共服务融合共享,激活各类闲置资源,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要从政策保障支持、服务模式创新、资源平台共享等多方面持续用力,全方位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增进民生福祉,以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