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员,我这个年纪也有点睡不着觉了……”
“导员,我这个年纪也有点睡不着觉了……”
新学期刚刚开始
便有同学已经忍不住想要向导员“求助”
从家里的“豪华大床房”
回到这只有几平方米的“小蜗居”
有些同学满怀期待与舍友团聚
分享趣事,形影不离
而有些同学则又陷入了“烦恼旋涡”
不知到底该如何与舍友相处
打开社交平台
“寝室矛盾”已然是大学生圈子里的热点话题
有人吐槽舍友打呼噜
有人控诉自己“被孤立”导致内耗严重……
所以,今天想和同学们聊聊
如何上好“宿舍生活”这堂人生社交“必修课”
改变认知,尊重差异:从“我”到“我们”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而在宿舍里,这些差异就像随时会爆炸的氢气球,难免引起精神内耗或是摩擦冲突。
当早睡早起的养生达人遇到“月亮不睡我不睡”的熬夜玩家,常会因为作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口角;当“怕冷体质”遇上“怕热体质”,常会因为空调的温度而“大打出手”……
性格的差异有时也会产生矛盾,“i人”只想“淡淡”地生活,非必要不麻烦别人,而“e人”则想“红尘做伴走天涯”,舍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对立与冲突在所难免。
而面对差异,同学们下意识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却忽视了他人视角的合理性。
这便是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差”,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
要想“破局”,就要学会互相尊重、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够有后期的磨合和沟通。
行动建议:
【开场“坦白局”】舍友之间开诚布公地谈谈各自的作息规律、卫生习惯、敏感点、个性需求等。
【遵守规则】大一刚入学,每个宿舍都会制定宿舍公约,这是一份结合了每个人的习惯与需求,共同建立起的宿舍生活规则。例如,在宿舍大家就默认戴上耳机,23:00后全员就开启“静音模式”。同学们遵守的不仅是一张冰冷的纸,更是对集体生活的温暖守护。
【动态调整与柔性执行】“新问题”总是会不断涌现,宿舍要定期召开例会,对公约进行“版本升级”,对于违约者可以设置“特别任务”(例如负责宿舍三天的拖地任务)。
学会沟通,化解矛盾:是“沟通”不是“发泄”
引起宿舍矛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沟通不当。
在处理宿舍冲突问题时,同学们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种是“以牙还牙”型,比如,当舍友的呼噜声让人难以入眠、心情烦躁时,这类同学不会马上沟通,而是记在“小本本”上,等后面有机会再“算账”。
另一种是“暴力沟通型”,直接砸床,“你能不能小声点!让不让人睡觉了!”作为听者,听到这些话,就会本能产生反抗心理并回击,“这样直接吵醒别人,你礼貌嘛?”
无论哪一种,都是不会解决问题的无效沟通,反而是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行动建议:
【“三分钟冷却情绪”】当与舍友发生矛盾时,比起立刻质问或责备,不如先戴上耳机听首歌,平复情绪后,再做进一步的沟通。
【运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第一是观察,针对具体的事情,理清楚事情的缘由;第二是表达,需要向对方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是需要,识别自身的需求;第四是建议,基于需求向对方提出请求,建立有效互动关系。
例如,当深夜的游戏音效让人辗转难眠,将“你太吵了”的指责换成“明天早八我有课,害怕起不来影响上课状态(感受),想早点睡(需求),你可以戴上耳机吗?(建议)”的请求式表达,既表明需求又给予尊重。
【第三方调解机制】如果一不小心没有管理好情绪或者沟通无效导致矛盾升级,不妨引入“第三方视角”,邀请班委或者辅导员担任“临时仲裁员”,往往也能打破僵局,化解矛盾。
【情感账户理念】平时舍友之间要多创造些“温暖存款”,例如互相分享零食、互相提醒重要事项、帮忙带饭打水、宿舍团建等等,积累好感与信任,这样在产生矛盾的时候更方便沟通。
格局打开,修炼进阶:是“家”也是“社会”
当生病时舍友递来一杯热水,当周末宿舍一起去CityWalk……这些瞬间让宿舍承载着类似家的温情。
然而,舍友之间的相处方式与家人有所不同,需要在朝夕相处中磨合彼此的边界。
面对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课题时,朝夕相处的室友既能够成为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动力,也可能因为竞争和比较产生些许摩擦,还有网友调侃“一个宿舍建了好几个群”。因此,宿舍也像一个“微型社会”,需要拥有契约精神,遵守规则,也需要拥有边界意识,尊重他人……
实际上,宿舍是一个“过渡性空间”,我们既不能完全任性自如,也不必时刻紧绷,就像幼时学自行车时加的辅助轮,它允许我们摇晃,但防止跌倒。
因此,同学们不妨将宿舍生活看作一场进入社会前的“修炼场”,把矛盾当成教材,把差异变为资源。
例如,当你与作息时间不一致的舍友进行协商,本质上其实是在练习如何进行跨部门沟通协作;
当你与舍友因为电费分摊问题产生摩擦时,其实是在启蒙你的财务管理能力;
那些资深的“电竞玩家”也许能够帮你解决电脑卡顿的问题;作息时间差异大的宿舍,也许能够建立起“24小时守护链”……
那些让你彻夜难眠的矛盾和差异,也许都会成为你未来面对职场和家庭关系的“锦囊”。
夜幕降临
宿舍楼的灯光继续亮起
推开宿舍门的刹那
不仅仅是一个四人间或六人间
更是一份需要共同守护的青春契约
舍友是
你生病窘迫时最先给予你温暖和关爱的人
是你想要放松偷懒时给予你前进动力的人
是能够让你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的人……
在差异中共生,在碰撞中成长
这方寸天地终将成为
大学记忆里最温暖的回忆
修好同一屋檐下的珍贵缘分
何尝不是大学里的一堂“必修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