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发云南大学干部师生热烈反响

来源:云南大学2025年03月2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云南大学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师生深学细悟、畅谈体会,凝聚起“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思想共识。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领域勇担使命,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贡献云大力量。



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杨洲

习近平总书记把关心关爱带给了边疆各族群众,使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高校新闻学院的党员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本领,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际传播专业能力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造就一大批新时代党的优秀新闻人才,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廖峻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云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对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传承发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民族团结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学研究方面,要聚焦云南的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等领域,加强科研攻关,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社会服务方面,要积极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科技扶贫等活动,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王帆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激励着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我们要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更加自觉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以传统体育为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推动特色体育社团发展,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以体塑人,以体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杜芳芳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与使命重大,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创新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把“铸魂育人”融入学生工作中,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与统计学科人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云大力量。


农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崴

作为高校农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协同发展创新模式,以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努力在优势领域产出更多原创、独创的重大创新成果,持续为国家战略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法学院副院长 刘国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民族团结、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为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受启发。我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课程开发、田野调查等方式,将兴边富民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等课题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纳西东巴文化、茶马古道研究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建筑与规划学院教师 刘翠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科技赋能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我们在建筑规划中,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建筑产业。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在建筑规划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传承与创新意识,处理好新建筑与历史文化环境的关系,使建筑既具现代功能,又能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建筑多样性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贡献,推动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材料与能源学院教师 熊凯

云南正加快建设绿色能源强省,我们肩负着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双重使命。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立足云南资源禀赋,聚焦云南省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地方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升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扎根云岭、面向产业”的育人理念,将区域发展需求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在社会服务中,我们要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难题,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绿美云南”建设。


政府管理学院教师 谭立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为云南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感到非常振奋。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为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为一名公共管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要更加努力将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为云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4级中华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田应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和和美美”,凸显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意义。作为中华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党员,我深感责任在肩。中华民族学专业以铸牢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主线,在培育“懂民族、爱边疆”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通过参与乡村大调查、三下乡、研究生创新等项目,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参加组建“民族团结宣讲团”深入基层,实现从“书本学”到“实践悟”的跨越。我将以青年党员的担当,努力践行总书记的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在专业领域贡献力量,助力各民族“美美与共”。


新闻学院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晴

当我在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云南丽江考察时,那一刻,作为一名来自丽江的学子,我十分自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也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为实现家乡的繁荣富强奉献青春与智慧。


历史与档案学院2022级中国边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沈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说,“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一名中国边疆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领悟西南边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会计系2023级会计学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 蓝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的蓝图,注入了澎湃动能。我们要以“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守护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同时,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响应“科技创新引领转型”的号召,以专业知识助力高原特色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新时代边疆建设者的生动实践。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研究生 王骏腾

作为云南大学的一名新时代青年,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对专业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数学不应该只是抽象的公式定理,更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我们大学生既要夯实专业基础,更要关注云南产业升级需求,将数学思维融入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科技报国”的青春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 茶映杰

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最是牵挂温暖人心;每句嘱托,尽显领袖关怀备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要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并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践行“学马信马、在马言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云大学子新篇章。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何欣】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