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医疗,7项入选全国优秀项目名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名单及通过验收项目名单,郑州大学7个项目成功入选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名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5G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应急救援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与示范应用”项目建立了多级联动的5G+应急救治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了从急救调度、转运到检查、院内抢救的全流程救治协同,提高了应急救治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增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服务能力,对推动现代化急救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基于5G技术的慢病智能健康管理与应用”项目充分发挥5G+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贯穿慢病健康管理全过程,以“5G+慢病智能管理平台”为纽带,打造一个以降低高危风险因素为目标、以“筛查、健管、诊疗、服务”等全链条服务闭环为特点的慢病健康管理综合服务新模式。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5G+智慧急救”项目通过5G技术实现“上车即入院”,患者在救护车上即可通过“5G+智慧急救”平台实时传输生命体征数据,专家远程指导抢救,提前做好入院准备,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通过急救地图,自动规划最优路线,同时院内可实时查看车辆位置。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缩短抢救时间,为智慧医疗发展树立了标杆。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基于5G的新生儿童重症监护智慧协同平台建设”项目融合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输出硬件、软件、专家团队等,实现省、市、县三级危重新生儿救治线上实时远程诊疗平台,落地线上运行管理机制。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广大群众就医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5G+中医智慧诊疗”项目实现中医四诊客观化与标准化、智能辅助诊疗与个性化智能慢病管理、远程智慧诊疗等功能,并在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和眼科医院等合作单位应用示范,为中医四诊科学化表达、中医智慧诊疗与高效慢病管理、中医远程精准扶贫与国外患者远程诊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G区域放射治疗平台”项目通过云端协作打破地域壁垒,支持三甲医院与基层机构联合开展远程会诊、动态优化方案,显著提升基层肿瘤放疗标准化水平,以技术革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基层放疗能力不足问题,降低患者跨区域就医成本,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同时为5G+智慧医疗体系提供可推广的创新模式,推动医疗公平与高质量发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5G+健康管理”项目针对慢性病、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利用“医-社-家”5G+健康管理模式,采用5G、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技术,建立多维动态档案,构建网络互通共享,重绘健康画像。采用互联网问诊、疾病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服务、AI智能随访、医护服务到家多场景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上项目均利用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先进技术,改变传统医疗流程,实现远程诊疗、多级联动、智慧协同等新服务形式,极大地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共享,打破地域限制,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推动医疗公平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医疗体系作出突出贡献。
下一步,郑州大学将持续深化项目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开拓5G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及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