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青年群体更需重视脂肪肝的防治 |全国爱肝日特别策划

作者:李怡蒙 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3月18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姜蕾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少年肥胖及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血脂异常等疾病提前发生的问题受到关注。脂肪肝如得不到及时干预、治疗,不良生活习惯没有被改正,后续很有可能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

今年的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王琦在接诊时,注意到脂肪肝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青少年成为脂肪肝患者,前来就诊的年轻人变多了。“青年群体更需要重视脂肪肝的防治。”王琦说。

这些生活习惯让脂肪肝提前造访

在王琦接诊的患者中,30-40岁左右的人数最多,最小的脂肪肝患者是16岁的高二学生,且脂肪肝非常严重。由于孩子很胖,运动没几下就气喘吁吁,家长出于担心,带孩子去当地医院检查,在肝功能检查中发现谷丙转氨酶指标远超正常范围,血小板也有异常。

随后,家长带着孩子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王琦询问父母得知,孩子总想吃东西但不爱动,常年喝饮料。经肝脏B超和肝脏弹性测定后发现,孩子的肝脏弹性已经达到了显著纤维化的程度。“如果不闻不问,照这个速度发展,再过几年可能就会达到早期肝硬化阶段了。”王琦说。

王琦建议,青少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体重是否超标;有没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吃油炸食品、喝高能量饮料;如果长时间伏案或熬夜学习,缺少运动,也会导致青少年脂肪肝发病率增加;一些看上去不是很胖的孩子,四肢细,腹围大,也不能放松警惕,此类体型也有患脂肪肝的可能。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家庭因素。王琦表示,脂肪肝经常聚集性发病,特别是在一个家庭中。有的是有遗传因素,常会伴随高脂血症;生活习惯的一致,也会让一起生活的人容易患某种疾病。“比如这家人就喜欢吃大鱼大肉和高糖高油食物,喜欢喝酒,不喜欢运动,喜欢躺在床上玩手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常常发现一家人里爸爸也胖,妈妈也胖,小孩也胖,都挺个大肚子。”王琦说。

有哪些不适感预兆着脂肪肝?王琦表示,较为常见的有腹部右侧肝区的饱胀感,在坐着或站着时肝区有下坠感。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食欲下降、疲劳无力,如果再严重一些,发病时会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皮肤也会发生变化,如出现黄疸等。

“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及时检查,包括抽血化验和超声检查。对于已经出现脂肪肝的青少年,需要提早干预,防止进一步肝脏病变。”王琦说,“脂肪肝初期没有明显表现,如果平时体检中不包含B超,可以关注体重指数和抽血检查中肝功能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后者升高代表着肝脏出现损伤。发现得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脂肪肝是系统紊乱和疾病状态的预警器

另一个让王琦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他因为脂肪肝来向王琦问诊,交流后王琦才知道,小伙子一个多月前因为心梗做了心脏支架,医生告诉他,他患有重度脂肪肝需要治疗。

王琦询问了他的病史,发现他不仅有脂肪肝,还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他在IT行业,每天基本都在晚起、晚睡、加班,一直坐着不动;他工作时还特别喜欢喝奶茶、点外卖,看上去大腹便便。”

小伙子坦白,八九年前他上大学时就已查出重度脂肪肝,但他没有在意。后期脂肪肝逐步加重,出现了糖尿病的情况,他也没有过于重视。

“如果他在当年查出脂肪肝时就进行干预,不会出现这种多病叠加的状态。他的身体后续可能无法支撑他做一定强度和压力的工作。”王琦说。

王琦强调,脂肪肝是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报警器。“当它报警,你就应当知道你的代谢已经有紊乱倾向,也要警惕其他疾病。”

“青少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从最初单纯的脂肪肝,到发展成中、晚期肝病或者其他器官相关疾病,时间越长,程度可能越重。如果一个人少年时期就患有非常严重的脂肪肝却不加干预,成年后可能提前迎来肝脏病变和其他连带疾病。”王琦说,“人的代谢能力和运动能力与脂肪肝的逆转难易程度高度相关,要想取得较好的逆转效果,越早越好。”

避免焦虑,科学寻策渐进逆转

王琦告诉记者,地坛医院会根据临床表型为患者进行个性化处理。“患者来了之后我们会查看体型,询问其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画像,分类诊治。”

例如,肌肉含量少(肌少症)、腹型肥胖的单纯性脂肪肝,没有出现肝纤维化的女性,与带有代谢基因问题,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重度脂肪肝男性,需要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王琦表示,前者在临床上不需要过分干预,只需改变生活方式。后者需要同时进行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治疗,在饮食、运动方案基础上加上药物治疗。

除了生活方式加西药的干预方式,地坛医院还推荐生活方式加中药的干预方案,例如使用代茶饮。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医师侯艺鑫介绍,“祛湿消脂茶”就针对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且肝功能未见显著异常的人群,含有陈皮、山楂、、薏米等,每日以水泡之,可达祛湿、减脂、提高代谢的功效。

在逆转和预后阶段,王琦强调,核心要义就是少吃多动、循序渐进。

在饮食控制方面,王琦提出“七分饱原则”,可以采用多吃橄榄油、减少精米精面摄入的“地中海饮食模式”。中式饮食可以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同时低糖、低脂、高维生素。“没有什么绝对不能吃的,关键是控制总量。”王琦建议,对于还在长身体阶段的少年儿童,如果患有较为严重的脂肪肝,可以去专门的儿科营养科或减肥中心治疗,在减重的同时保证生长。“如果过分减重,可能孩子就不长了,甚至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

王琦补充,早餐应吃饱且定时,午餐适量减少,晚餐最迟不超过19点,尤其避免夜间高脂、高碳水饮食。针对维生素补充,他反对过量使用保健品:“维生素E、D和欧米伽三脂肪酸虽然有一定的临床证据支持,但需遵医嘱,盲目服用保健品或护肝类药品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王琦推荐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西兰花、黄瓜、西红柿。也可以喝蔬菜汁,但要注意水果汁的功效不如蔬菜汁,要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因为水果中的糖分容易积累在肝脏,反而不利于消除脂肪肝。

运动干预方面,王琦给出量化建议: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体重大者可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避免久坐。

“曾有患者尝试极端减肥,一个月暴瘦20斤,结果诱发肝损伤。”王琦提出,减肥速度应控制在每月减重不超过6-8斤,过度减重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纤维化加重。

“为什么瘦了还得脂肪肝?就是因为继发营养不良。”王琦表示,肝脏代谢和运输脂肪的过程需要蛋白质参与,蛋白质短时间、快速的损失很危险,一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人体很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体重增得更猛,加重脂肪肝。

“研究显示,1年内减重3%-5%可逆转单纯性脂肪肝并改善代谢综合征,体重下降5%-10%可显著降低肝功能水平并改善脂肪性肝炎,体重下降10%以上并维持1年可逆转肝纤维化,这种速度是最恰当的。”王琦说。

“要重视,但不要焦虑。”王琦提出,紧张焦虑和持续抑郁的情绪状态、为治疗情绪服用的精神类药物,也会影响代谢和食欲,关系到脂肪肝的加重或逆转,所以部分患者还需联合心理干预。

“脂肪肝并不意味着肝硬化和肝癌,要根据医生建议科学逆转。”高二患者的父母听从王琦的建议,先控制体重,同时追求营养均衡、加大运动量。一个多月后来复查时,王琦注意到,孩子的体重已经开始下降,肝功转氨酶出现逆转趋势。

目前,地坛医院也在尝试进入周边社区,联合社区进行居民减重指导和脂肪肝干预。王琦介绍,医院致力于对就诊人员“画像”精准分层+高效指标筛选,轻症在社区慢病诊治,重症转诊至三甲专科。

【责任编辑:姜蕾,余冰玥  编辑:罗征】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