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万物皆数”数学科普走进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3月14日,在“国际数学日”来临之际,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走进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万物皆数”数学科普进校园活动,为 500 余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数学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设置“数学科普”“游戏互动体验”“数学作品”三大主题展区。在“数学科普”展区,师生团队通过生活案例解读杨辉三角形、高尔顿钉板、莫比乌斯环等数学原理,引导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排列组合、概率分布等抽象概念;在“游戏互动体验”展区,“出入相补”几何拼图、“数字华容道”逻辑挑战、“24点争霸赛”四则运算、“数独”推理等互动项目,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趣味体验;在“数学作品”展区,有趣独特的创意作品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每件作品都诠释着数学的魅力。
“刚才老师教我们用出入相补原理拼出了正方形,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不同形状的图形能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了!原来数学真的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赵伊萱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几何拼图,“最让我惊喜的是数字华容道游戏,我和同学比赛时发现,逻辑推理就像闯关一样刺激!”
“我们特别设计了跨学科融合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温暖谈道,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逻辑推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是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
学生志愿者于之雅表示,筹备过程中我们反复打磨每个互动环节,这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过程,使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立体、深刻。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科普为主题,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让数学变得可触可感,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通过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素养培育注入新动能,是一次校际合作的创新实践。未来,学校将在 “高校 + 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上,通过常态化科普服务践行社会责任,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