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演小品、做陶艺、听故事……上过同济这门课的都说好!

来源:同济大学2025年03月17日


在这个充满未知与探索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材料

那些看似普通无奇的材料背后

隐藏着怎样改变世界的秘密

在同济大学

有这样一门课

它不仅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框架

还让“材料科学”这四个字

变得生动、有趣

甚至酷炫起来

这门宝藏课程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任远老师的

《改变世界的材料》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课程名称

同学们却给予高分评价:

张老师的这门课是

一门让科学“活”起来的趣课

张老师本人也是一位

集幽默和智慧于一身的“段子手”

非常有意思


随处可见的塑料薄膜

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

高性能的航天器材

新型的生物制品

尖端的电子设备

......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材料

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

再到现代社会的科学奇迹

材料科学的这把钥匙

轻轻一转

让无限可能触手可及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

材料科学是一门基础且严肃的学科

走进张任远老师的课堂

很多理论原理都会变得妙趣横生

张老师仿佛天生自带“段子手”属性

总能在讲解复杂理论时

穿插一些轻松的小笑话

让原本沉闷的知识点瞬间变得接地气

让同学们忍俊不禁的同时

也悄悄种下了求知的种子



材料科学是一门

动手实践满满的课程

课堂上会出现这样一幕

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拿着搅拌棒

面对着一堆混凝土

创作着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如动物玩具模型等

张老师让学生们亲手操作

感受材料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

这样的实践不仅让同学们

亲身体验到材料的魅力

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张老师还曾经带着同学们

走出教室去做陶艺

同学们化身陶艺大师

通过揉、捏、拉、塑等手法

捏制出一个个

承载着自己创意的小陶罐

感受泥土在手中变幻无穷的魔力



材料科学也能演起来?

张老师鼓励同学们

通过小品、短剧的形式

来演绎他们对材料的理解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让大家耳目一新

同学们踊跃报名参与

让讲台变身舞台


同学们或化身科学家

讲述新材料的发现历程

或变成历史人物

再现材料发展史上的关键时刻

这些创意十足的表演

不仅让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也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

对材料科学有了

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和团队协作能力

让传统课堂焕发新生



张老师的课程之所以如此吸引人

还因为他那份对教学内容的不懈追求

每学期

他都会对课件进行反复打磨和更新

尽力确保课程内容都能

紧跟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

从最新的材料研究成果

到日常生活中材料应用的趣事

张老师总能巧妙地

将这些元素融入课堂

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

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说起张老师的课堂

同学们纷纷赞不绝口

在张老师的课堂上

科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

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他会讲述科学史上

奋力拼搏的感人故事

以及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

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同学们对科学充满敬畏心

更激发了大家投身科研事业的热情

让更多人明白

每一项科学成就的背后

都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这些发自内心的评价

就是对张老师这门课的最好证明



《改变世界的材料》

不仅是一门课程

更是一次探索未知

激发潜能的奇妙旅程

张老师说

希望每一位走进这堂课的同学

通过一节节

看似普通的材料科学课程

逐步激发自己的创意和热情

感受科学的魅力

燃起心中的科学之火

更期待同学们都能成为

改变世界的“材料魔法师”

努力去书写更璀璨的科学篇章

为国家的科技进步

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毕若旭】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