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学期!华科人元气满满向未来!
人勤春来早
奋进启新程
2月17日
华中科技大学正式迎来
2025春季新学期
700余名教师
和2万余名学子
精神抖擞
共同踏上新征程
开学第一天
全校总计开课458门
开设课堂956个
看!从各大教学楼
到实验室、图书馆
华科大学子大步迈向
新学期第一个“早八”
以饱满的热情
生动诠释“学在华科大”
一起去现场看看——
这个寒假,你看了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吗?光看电影可不行,电影背后的知识点也得一一知晓。东九楼C301教室的“税制与税务”课堂上,管理学院张睿老师以该片为实际案例,为23级财务会计的同学们生动形象地讲解制作发行放映,以及后期版权等整个电影流程中涉及的税务知识,鼓励同学们学好税务知识,切实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活化石,方言在语言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东九楼B203教室里,人文学院高天俊老师带来了“汉语方言”的首讲,以“什么是方言”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方言作为语言变体的核心概念。他通过《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蝉”字在不同地域的古称、《说文解字》“聿”字的三地异称等鲜活案例,生动展现了古代不同地域方言的丰富样态,带领同学们透过语言现象触摸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脉络。
红色的对联,浓郁的中国年味儿。在东九楼A307教室,德籍外教Katja(文佳佳)老师给德语2201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开学第一课。她用德语与同学们交流寒假期间的所见所闻,抓住春节的“余温”,细致讲解春节文化的德语表达与中德节日文化对比,引导同学们用德语讲中国故事。同学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其乐融融。
电磁场世界竟是如此奇妙。在东九楼D308教室,电信学院陈柯老师正在讲授的“微波技术基础”妙趣横生。他从“电”“磁”“波”“场”四个字的物理概念出发,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建立的历史,领略公式的神奇与美妙。
“什么是材料加工?”在东九楼D516教室,材料学院周何乐子老师为同学们讲授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加工工程”。课堂上,她以面粉和馒头为例,为同学们形象地介绍材料学和材料加工的区别,带领同学们一步步探究材料加工的奇妙世界。
在东十二楼302教室,生命学院生物信息系薛宇老师带来“生物信息学”第一课。结合近期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为同学们揭开大模型的神秘面纱。从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到主流大模型的架构设计,深入浅出的课堂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生物信息学的兴趣与热情。
“竞争激烈、进入门槛高,纪律严明、责任重大,组织性强、严肃审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西十二楼S503教室“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选拔”课堂上,公管学院公管2201班的同学们就“公务员职业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有哪些”展开热烈讨论。根据同学们回答的“初印象”,宋奇老师引导大家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从比较视野认识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从而深入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逻辑,掌握胜任公务员职业的能力素养,坚定“为民服务”的公仆之心和实践之行。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门课很有参与感,代入感很强,在大三下学期来学习感觉非常实用,对将来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在同济医学院2号教学楼一大教室,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博实验班全体学生,正在聆听第二临床学院孙旭芳老师讲授的“眼科学”第一课。她引用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那句充满敬畏的独白:“迄今为止,眼睛让我感到不寒而栗。”如今,她带领学子站在达尔文未能触及的科技高地上重新凝视这方“灵魂之窗”,看到的不仅是生命进化的史诗,更是人类以科学之光照亮黑暗的壮丽征程。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任务顺利开展
全校多部门提前就位
开展各项检查
做好保障工作
本科生院全面开展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开展期初教学检查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推进学籍管理与国际化培养、加强教务系统压力测试工作。
网信办提前对主校区及同济校区的443间公共教室进行教学设备全面检查检修,测试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各项功能,抽查公共教学楼内教室设备,对课程平台进行优化升级,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正常运行。
总务后勤处对公共教学楼开展全面卫生保洁,清洗补充教学用具,对空调、直饮水机、灯具、桌椅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增补和布置教学楼大厅与公共学习空间绿植,筹备开学主题活动,营造温馨的开学氛围。
实设处在寒假期间对教学实验室进行专项抽查,重点检查实验设备管理、安全设施使用与维护等情况,并在开学前夕组织全校39个设有教学实验室的教学单位开展自查工作,全力确保教学实验室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