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学子寒假分赴西部省区 寻访校友奋斗足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毕业后,您为什么会选择扎根在西部边陲?”“您是如何克服工作中各方面困难的?”今年寒假期间,西南政法大学70余支学生团队前往西部12省,开展“青年西部强国行暨西部校友寻访”专项调研实践活动,寻访扎根在西部基层一线的校友。
“每天处理的都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但正是这些小事,才是最大的民生。”西南政法大学2006级校友、现工作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的沈丹,向寻访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她从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成长为助理检察官的历程。
“我是国家好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沈丹表示,她上大学时通过国家针对经济困难新生开辟的“绿色通道”入学,之后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到基层农村就业又享受了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这使得她更懂得如何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在乡镇干部岗位一干就是近10年。
“大学生要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里安家。”李辉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按照国家政策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扎根西部长达37年。李辉始终在隐蔽战线工作,为国家安全奉献青春与热血。
“希望未来在西部地区工作的学生,一定要学会吃苦耐劳,将先进的执法理念和司法技术带到沙漠绿洲、草原牧区、大山深处。”西南政法大学1997级研究生校友、现任甘肃河西学院法学院院长孔德播说。
“我们希望通过记录生动的校友故事,树典型、展形象,感悟西政精神,丰富育人资源,总结办学成果。”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伟莉表示,学校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基层校友的互动,激励更多学子奔赴西部,为当地发展添砖加瓦,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据介绍,西南政法大学70余支学生团队与扎根西部的学长学姐们就当地建设发展、基层工作人员的体会、个人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奋斗故事,传承与弘扬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