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南大“走进”央视!他登上《开讲啦》的舞台,讲述长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南京大学2025年02月17日

对于长江,你真的了解吗?还记得它到底有多长,又流经多少个省份吗?那些在长江之畔诞生的诗词歌赋,还能否脱口而出?长江背后,又蕴藏着多少文化密码……

2月15日22:30,CCTV1《开讲啦》特邀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重磅开讲!

贺云翱用他40年走遍长江的经历,为广大青年分享长江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张图,让你再次认识长江


节目一开始,贺云翱就通过一张图带大家打开了认识长江的新方式。他说,长江绵延6300多公里,造就了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在这里,曾经诞生了 东亚地区人类最早的栖息地——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 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这里发现了 260万年左右的人工打制的石器。 长江还诞生了 东亚地区最早的国家社会——良渚文明, 考古学家在良渚发现了城墙、宫殿、仓储、水利设施、王陵,这些都构成了一个早期国家的必备条件。这条古老的长河上还曾诞生了 中国最早的栽培稻、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还是 浪漫主义文学和红色文化的诞生地 ……因此,我们说长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长江,你会见到什么动物?


贺云翱介绍,因为地处北纬30°附近,长江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动物曾出现在长江沿岸。比如,在三星堆祭祀坑里出土了大量象牙,证明古代的长江流域是有很多大象的,甚至根据文献记载,一直到宋朝,长江流域都有很多大象。而且,不仅是大象,目前在中国境内已经找不到的犀牛也曾生活在长江流域。


现在,长江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方之一,拥有大量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比如中华鲟,它是我国独有的物种,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有“活化石”之称。另外,还生活着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它早在2000多万年前,就出现在长江流域。


近些年,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推行,诸如中华鲟、江豚这一类的濒危物种正在缓慢回归,比如江豚数量就在5年禁渔期内回涨了20%多。贺云翱感慨道,每一种生物的灭绝都是地球一种资源的重大损失,意味着一个基因的种群就消失了,所以保护长江,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就是为中华民族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


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秘密


全球范围内,长江在各项数据上都未能排在首位:长度比不上尼罗河,流量远不及亚马孙河,因此在世界大河排名中只能位居第三。但是, 若论及航运经济价值,目前全球尚无其他河流能够与长江相比,它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贺云翱现场解密了这“流量”背后的秘密。他说,世界上很多大河都是南北走向,而长江自西向东流淌,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这为它带来了巨大且稳定的流量、宽阔又深厚的水道。在长江流域,自上海入海口到宜宾内陆,全长2700公里的主航道均可通航。此外,长江的支流众多,与干流共同形成了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也由此形成了覆盖中国11个省市,126座城市,超过6亿人口的长江经济带。


“京剧、烤鸭其实都来自南方”


你知道吗?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北京烤鸭,其渊源竟都在南方!贺云翱解释,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也称“皮黄戏” 。乾隆八十大寿时,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并广为流传,后来又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兼容并蓄,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声腔,称为“京剧”。


当年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对南京烤鸭情有独钟,民间甚至流传着明太祖朱元璋“日食烤鸭一只”的传说。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带走了不少南京的烤鸭高手为他掌厨。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烤鸭从宫廷传到了民间,据说北京的第一家烤鸭店当时名叫“金陵片皮鸭”,由此足见北京烤鸭的起源。


在了解了长江、理解了长江之后,我们应保护好长江、发展好长江、建设好长江,尤其是要寻求长江文化的内在的奥秘,探索它的创造性、独特性、包容性与连续性,把这种文化的智慧用到今天来


长江不止是长江流域的长江

它是中国的长江 更是世界的长江

贺云翱提醒大家

让长江文化为整个中国

共同地创造福祉

便是我们今天

谈长江文化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曹竞,梅从政  编辑:毕若旭】

我的青春在这里

中国青年报2025-02-17 08:15:53

乡土味儿才是乡村旅游的金疙瘩

中国青年报2025-02-14 06:50:14

青年范儿·文化场|在成语中探寻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15:00:45

图知道|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来跟着非遗闹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07:00:00

青春范儿让庙会“庙”趣横生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6:21:37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7:47:03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我的青春在这里

中国青年报2025-02-17 08:15:53

乡土味儿才是乡村旅游的金疙瘩

中国青年报2025-02-14 06:50:14

青年范儿·文化场|在成语中探寻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15:00:45

图知道|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来跟着非遗闹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07:00:00

青春范儿让庙会“庙”趣横生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6:21:37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7:47:03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