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背后的中传学子(二) || 专访《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制作优秀毕业生
编者按: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打破多项影史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全球票房突破100亿的电影。本期专访邀请了六位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制作的优秀毕业生,分别是2008级刘岩、2008级姜宁、2014级李昆、2011级孟繁茁、 2012级孔佑阳、2007级张家鑫,听他们讲述电影背后的分镜故事。
Q1:请分享下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负责哪些分镜工作?《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分镜创作和之前接触到的分镜创作有何不同?
刘岩:
非常有幸参与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分镜设计,也很开心在创作中获得饺子导演的信任,接连负责了部分场次的分镜指导工作。作为分镜师,由我绘制的场次主要有竹林瀑布抓捕申正道的整个过程、大闹骷髅山抓捕石矶娘娘,以及大决战的部分打斗,比如仙翁的巨大化变身。
饺子导演对分镜的要求相当高,且有非常成熟的叙事逻辑。《哪吒之魔童闹海》和一些传统流程的电影分镜制作不太一样,很多的动画分镜有AB轮、ABC轮,但因为它从剧本开始就很精细,所以分镜一般经过反复的打磨后,只要某个场次最终通过了,那便大概率成为最终版。
姜宁:
我主要负责哪吒敖丙中穿心咒一起被丢进天元鼎、鼎破后众妖出炉准备开战、仙族撤退妖族胜利、哪吒敖丙陈塘关城墙上分别到最后一幕这四场戏。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每场分镜审核前饺子导演会先单独思考一段时间,在审核时会给到非常具体且精准的修改建议。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某些细节可能在分镜阶段就想得非常清楚了,甚至可以从分镜一直贯彻到成片。
孔佑阳:
我参与负责的分镜是无量仙翁把哪吒敖丙等人投入天元鼎,教训太乙真人,一众海妖被炼成仙丹的部分。在合作模式和创作流程上,《哪吒之魔童闹海》与其它动画电影的故事板创作是差不多的,但饺子导演对角色表演、镜头角度的要求更加细致。在不同版本之间,导演会基于我的设计反馈他从中产生的新创意和新想法,反复修改。
孟繁茁:
我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中设计了太乙给藕饼重塑肉身、藕饼两人立志成仙、哪吒玉虚宫大部分内容、龙王父子和解相拥“城头结盟”……
Q2: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创作时哪一幕在画面呈现上具有很大难度,最后是如何突破的?
刘岩:
竹林瀑布那整场戏比较有难度,饺子导演对于影片的节奏要求很高,要快准狠。同时,他对每个镜头的信息呈现也追求极致,几乎没有冗余镜头。我们围绕竹竿做文章,在沿用梅花桩概念以及传统功夫片、武打片的风格的同时,加强竹竿的物理属性以及这个时代的打斗节奏。并且物尽其用,将申正道手中的“教鞭”真正发挥出来。经过反复优化最终才达到成片的设计。
李昆:
李靖夫妇给哪吒送别那场戏是我反复修改最多的,整场戏需要由搞笑到悲伤的氛围转变。当时有一段李靖夫妇和哪吒一起踢毽子,哪吒因为控制不好力度而一边总是踢伤父母的戏。说实话这段感情非常细腻很难表达,团队里的朋友也给予我很多帮助。
孔佑阳:
我的这部分里海妖的数量庞大,它们在天元鼎里的分布和站位在绘制时比较棘手。反复修改比较多的是仙翁与太乙真人的对手戏,一开始我根据剧本分出来的镜头更偏向于用人景关系、局部特写塑造两人此时的主被动关系,导演的倾向则是更集中在角色表演上。我收到角色的配音音轨后,仔细品味了配音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感知到了角色状态,按照我的理解设计了他们的表演方式。
Q3:分镜制作过程中,如何与导演、其他动画制作环节的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协作?有没有因为创作理念不同而产生分歧的时候,是如何解决的?
刘岩:
在沟通协作方面,我作为分镜指导会频繁与导演沟通。分镜设计实现导演心中关于剧本里面的表达是基础,做到这一步后,分镜师就可以尝试去加分,但是加分也要加到点子上,有主有次。以竹林瀑布这场戏为例,剧本的要求是中段时申正道要把哪吒从下方深潭一路击飞,打到上方瀑布之上的天空。
当我看到这段内容时,觉得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场景,并且在节奏上与先前的打斗有所区分、加重情绪渲染,于是就让申正道憋了个大招,设计他把哪吒甩到冰冻的瀑布上,按入冰面一路摩擦,直到从瀑布底端直冲云霄,配合电闪雷鸣,如天神下凡。
关于创作分歧,这往往是一个良性优化的过程,不单指和导演对接的情况。在剧本中,很多内容都已经非常精细,台词和重要表演基本都在剧本里体现出来了。因为导演精益求精,常常希望分镜能充分发挥自身创意,带来一些超出他预期的新内容,所以整个创作过程的宗旨就是,只要不破坏剧本的表达需求,能为作品加分的内容,都是可行的。
李昆:
产生分歧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我在设计哪吒与土拨鼠的戏份时,戳鼻子这一创意与团队产生了分歧,一起讨论过后认为这一动作很可爱,最后呈现到大屏幕上。
姜宁:
我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分镜第一稿审核,这是最好的跟导演沟通磨合的机会。在会上通过倾听和沟通充分了解了导演的思路和创作理念,摸清楚导演真正的需求,才能在之后做出越来越符合项目调性的分镜。理念不同也是常见的,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我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做出多个方案跟导演沟通,这样一方面节省时间,一方面有了具体的画面就有更好的说服力。
孔佑阳:
我基本上是在线上沟通协作,导演和分镜总监讲戏后,我进行设计,完成交付后,等待导演的反馈,若有分歧,双方进行讨论,如此反复。创作产生分歧的时候先向对方阐释清楚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必须坚持的原因。如果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向导演询问清楚,毕竟导演是总舵手,对项目调性的需求、对角色的理解是最深入的,所以要与导演充分交流,尽可能达到同频。
张家鑫:
分镜师是前期工作中和导演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岗位,很多桥段甚至台词都是分镜师在创作过程中和导演编剧一起碰撞出来的,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和导演因为创作理念不同而产生分歧是十分常见的。这时候就需要分镜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又有逻辑的表达出来和导演进行讨论分析。
另外分镜师和美术组的接触也会很频繁,由于流程和排期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分镜先行的情况,然后美术组再根据分镜进行场景设计。这种时候最好在开始设计分镜时和美术组进行一个思路沟通,统一一下的大的设计思路,做到双方都心中有数。总之动画创作是一个需要团队配合的工作,各环节之间都不能闭门造车。
Q4:《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备受关注的国产动画续作,在分镜设计上,您觉得与第一部相比,有哪些继承和创新之处?
刘岩:
第二部应该可以说是一次大升级。比如殷夫人在鼎中深情拥抱哪吒那一段,情感表现非常细腻,身体的颤抖、表情的细微变化等表演细节,在分镜阶段就有所实现了。
第二部的打戏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比如丛林瀑布那段打戏,与传统武术进行了结合和升级;石矶娘娘那段打戏,有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学在其中;敖丙敖顺耍枪;敖润施展裂空爪的空间穿梭,每段打戏的思路和处理方式都截然不同。
姜宁:
第二部在分镜设计上继承了第一部节奏上的优点,并且配合当代大部分观众的观影习惯进行了改良,使得节奏更加紧凑但又张弛有度。另外由于制作成本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第二部在分镜设计上不再受限于成本,敢于塑造更为宏大复杂的场面和挑战更加细腻的表演,对分镜师来说是很难得也很享受的创作体验。
孔佑阳:
我觉得和第一部相比,饺子导演仍然坚持在大部分时候以“削弱镜头形式感,注重角色表演和叙事效率”的方向进行分镜的把控。创新之处在于动作戏的分镜设计更加自由潇洒,节奏感强,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Q5: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在校学习经历对您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制作有哪些帮助?
刘岩:
学校培养的前期思维和导演思路真的很关键。感谢学校提供很大的平台,像我和姜宁都来自李智勇老师的功夫兔工作室,后来也是在李老师的推荐下,获得了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优质项目的机会,这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助力很大。
李昆:
动画电影的分镜要求掌握的技能挺多的,要求特别的综合,但是大部分的技能在学校都可以得到锻炼。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每个导演的习惯都不一样,也非常需要实践的经验和沟通技巧,建议师弟师妹们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技能。学校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好的平台,在毕业后会感觉到,能得到很多老师和校友们的帮助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姜宁: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收获各位老师的培养、认识热爱动画行业的同学。我能参与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项目,感谢李智勇老师的推荐。毕业后一路走来,我总能在不同项目中遇见我们中传的优秀毕业生,大家对彼此都很热心,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这对我来说是特别温暖的一件事情。
孔佑阳:
在校期间,视听语言课程和分镜课程夯实了我对影视叙事的基础理解;与优秀的同学共同创作时吸取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在联合创作和毕业设计时进行了实操演练。毕业后通过参与《姜子牙》等项目从优秀的前辈那里学到了更多分镜思路和方法。
Q6:对于有志于从事动画分镜工作的师弟师妹们,有哪些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
刘岩:
我建议师弟师妹们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导演意识;另一方面也避免过于自我。如果要做出一个好的商业片就一定要以观众为核心,以表达为核心,时刻去想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观众想要看的是什么?你想要给观众传达的是什么?不要陷入自我表达的漩涡里面。
张家鑫:
分镜是一个很综合性的工作,既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导演技巧,同时需要对视听语言、剪辑技巧、摄影、角色表演等有所掌握,更需要一定的画功能把你脑中的画面如实准确地呈现出来。所以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十分重要。除了学好基础课程之外,大量阅片、拉片也很重要,可以对经典电影镜头进行临摹。
除此之外,特别建议在大学期间有志成为分镜师,尤其是动画分镜师或导演的同学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画技。分镜尤其是动画分镜的能力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画技,手上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分镜技巧会进步的很快。
姜宁:
分镜是一份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想要快速进步还是需要在项目中磨练。我认为做分镜首要的是有清晰的思路,能搞清楚导演要的是什么、每场戏重点是要做什么、情绪节奏整体如何把控、每个镜头的用处是什么……做到全部想清楚,才能在画面呈现充分的表达。想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每次工作结束后有意识地去总结经验,理论和实践反复进行,就会越来越熟练。
李昆:
在动画电影的项目中很多导演会要求实拍大片一样的镜头,所以建议师弟师妹们多看看国内外好的实拍的商业大片,多多拉片,多磨练一下画功。
孔佑阳:
分镜设计所需要的技能点比较多,画力、节奏感、表演、空间调度等等。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感受能力和信息控制能力,通过理解剧本的文字和导演传达的感受,将其转化为镜头语言,营造情绪,表现关键内容,形成普通观众可理解可感知的信息。建议在校期间认真对待结课作业和每次创作机会,不断创作不断实践,从一次次的观众反馈中吸取经验,不断进步。多参与项目,在实战中学习进步。
Q7:除了这六个问题之外,还有其他想法想分享的吗?
刘岩:
想跟师弟师妹们分享个人艺术家与职业创作者的区别。真正的商业创作并不单单是比拼专业技能,与人沟通的技巧同样也很重要。商业动画是非常庞大体量的合作艺术,能否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能否准确捕捉对方的想法,如何更妥善的传达,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想要走的更远,就要注重沟通与协作。
孔佑阳:
想分享下我与哪吒的缘分——从画哪吒到参与哪吒。2014年的Aniwow动画节上,我见到了上海美影厂著名动画导演常光希老师并有幸获得了一副签绘;同年12月,绘制了致敬79版上海美影厂的《哪吒闹海》的插画;2019年3月工作之余兴起,绘制了一幅自己脑海中,青年模样的哪吒(那时候哪吒第一部还没放映);2019年8月,绘制了《姜子牙》电影给《哪吒之魔童降世》破30亿票房的官方贺图;2022年底,非常荣幸有机会作为分镜设计参与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
校友简介
刘岩
80后原动画师,分镜师,编导。2008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
毕业后一直从事动画相关工作,代表项目有:
2012-2014年《功夫兔与菜包狗》第一季演出,原动画总监
2015年开始动画电影的相关策划内容创作
2017-2018年参与《功夫兔与菜包狗》第二季,担任策划编剧与导演
2019-2021年参与国产番剧《最后的召唤师》,担任分镜与演出
2021-2023年参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李昆
90后分镜师,河北保定人,2014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个人漫画作品《小熊座》曾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最佳漫画提名。
毕业后主要从事动画前期、分镜、漫画工作,代表项目有:
2019年《河神2》分镜故事板设计
2021-2023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故事板设计
2024年《王者荣耀》大电影分镜故事板设计、《原神》角色PV故事板设计
姜宁
80后分镜师,河南省洛阳人,2008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
毕业后一直从事动画领域的分镜设计工作,代表项目有:
2012-2014年动画系列片《功夫兔与菜包狗》第一季分镜设计
2015年央视即兴喜剧真人秀《喜乐街》人物动画宣传片美术设计
2017-2018年动画系列片《功夫兔与菜包狗》第二季分镜总监
2019-2020年年动画系列片《最后的召唤师》分镜设计
2021年动画系列片《今天开始做明星》第二季分镜设计
2022-2023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分镜设计
孔佑阳
90后动画导演、分镜师、剪辑师、美术设计等,云南昆明人,2012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百菌志》作者。
毕业后一直从事动画领域相关工作,代表项目有:
2015年导演短片《短信》获星漫奖,世界微影节奖等奖项
2016年导演短片《生》收获刘慈欣为评委的水滴奖等十几项奖项
2017年《姜子牙》主创;《白蛇2:青蛇劫起》《钟馗》参与故事板等工作;阴阳师沉浸式数字艺术展《穿越万象绮丽共生》特邀艺术家
2020年创立超速心率,专注原创动画开发创作
2021年受邀参与胶囊计划S1,导演原创动画短片《荧惑归途》
2022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参与故事板设计工作;《凸变英雄X》阿虎篇前期开发监制;原创动画电影《绣蝶》获中国青年动画导演扶持计划提名;原创项目《云山森海记》获得中国青年动画电影周“艺创·未来”中国动画人才新星计划奖项
2023年被授予“2023第三届中国青年动漫家”荣誉称号
张家鑫
80后分镜师,吉林长春人,1988年出生,200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11年毕业后,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电脑艺术专业读研。现就职于东方梦工厂,担任分镜主管。
毕业后主要从事动画前期、分镜和导演等工作,代表项目有:
2015年央视网络春晚片头二原、动画
2016-2017年《宇宙护卫队》第一季执行导演
2017年《四海鲸骑》第一季故事板设计
2018年《疯了!桂宝2》故事板设计
2018年《混世四猴》故事板设计
2019年《哪吒重生》故事板设计
2019年《白蛇2青蛇劫起》故事板设计
2019-2022年《舒克贝塔》第二、三季执行导演、故事板设计
2022年《哪吒之魔童闹海》故事板设计
2023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故事板设计
孟繁茁
2007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201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15年保送清华大学。
毕业后一直从事动画相关工作,代表项目有:
2020-2023年担任成都可可豆动画执行导演
2023年至今,作为TABLE™工作室的一员,参与已上线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落凡尘》、成龙电影《熊猫计划》;参与导演面向全球的动画项目包括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十周年动画宣传片、2021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官方动画、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动画、王者荣耀CG《玉城之子》、芬兰SUPERCELL荒野乱斗2020全球电竞宣传片、麦当劳NYC新年广告、周深新专辑动画视频宣发全案、2023世界科幻大会IP形象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