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抓住刑罚执行“牛鼻子”2024年前11月检察机关对“减假暂”提出纠正意见1.8万余人

作者:韩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2月14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厅长王光月在做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时表示,检察机关依法加强对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深入落实“减假暂”相关制度文件,既监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又防止“该减不减”“该放不放”。

“减假暂”是刑罚执行监督的“牛鼻子”。“最高检强化对‘减假暂’监督案件的办理。”王光月介绍说,为此,检察机关加强对罪犯计分考核等的监督,按照有关规定对重点对象、重要环节、重大情况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促进实质化办理。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针对“减假暂”提出纠正意见1.8万余人。

“针对实践中假释适用率长期较低的司法现状,最高检还监督依法适用假释。”王光月表示,在2023年首次发布以假释监督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基础上,2024年最高检又组织编发了6件假释监督典型案例,进一步厘清争议问题,明确适用规则,同时指导各地创新监督机制。比如上海市建立“减刑假释白名单”制度,建立专门台账,依法推动适用减刑、假释。

据了解,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假释监督案件1.4万余人,同比上升1.1倍。检察机关还积极开展“减假暂”检察听证。2024年1月至11月,各地共组织“减假暂”检察听证2393件。

“北京、天津、吉林等省级人民检察院领导、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负责人带头组织听证,围绕罪犯减刑、假释适用条件、社区矫正监管帮教等重点内容,邀请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参与听证,听取各方意见,加强释法说理,案件办理结果得到多方认同。”王光月介绍说。

【责任编辑:王亦君  编辑:陈戈辉】

乡土味儿才是乡村旅游的金疙瘩

中国青年报2025-02-14 06:50:14

青年范儿·文化场|在成语中探寻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15:00:45

图知道|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来跟着非遗闹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07:00:00

青春范儿让庙会“庙”趣横生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6:21:37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7:47:03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乡土味儿才是乡村旅游的金疙瘩

中国青年报2025-02-14 06:50:14

青年范儿·文化场|在成语中探寻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15:00:45

图知道|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来跟着非遗闹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07:00:00

青春范儿让庙会“庙”趣横生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6:21:37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7:47:03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