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哈尔滨华德学院

作者:王军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2月13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2月12日,由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发起的“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哈尔滨华德学院,以直播的形式“云游”该校校园文化馆,带领近20万名观众“打卡”这座以“成为最以学生为中心的百年大学”为愿景的校园。

哈尔滨华德学院校园文化馆包括教育家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雷锋纪念馆和华德校史馆4个馆,总面积1700平方米。“我们重视与东北烈士纪念馆等社会力量联合办馆,发挥好对内为全面育人支撑,对外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展馆建立以来,接待参观学习6.5万余人。”哈尔滨华德学院体验与文化管理中心主任刘祥富说。

直播期间,刘祥富为观众介绍了黄炎培和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哈尔滨华德学院体验与文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郁黎结合办学历史详细回顾了学校坚持立足龙江、辐射全国,面向现代制造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历程。

王郁黎说,办学30余年来,哈尔滨华德学院秉承“诚毅 求真 笃学 强技”的校训,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大学,已陆续为国家和社会累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就业人才逾5万人。

武警哈尔滨指挥学校原副校长、黑龙江省红色收藏家孙凤来手拿《雷锋日记》讲述学习雷锋精神的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学习雷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孙凤来连续多年在华德学院举办红色藏品系列展览,为师生做新时代弘扬践行雷锋精神主题报告,2018年将收藏了40余年的学雷锋专题藏品近2000件无偿捐赠给华德学院。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哈尔滨华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尹迪为观众讲述了杨靖宇、冷云、赵一曼等革命烈士的故事,“希望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展馆也面向社会常态化、公益化开放,向更多人传播东北抗联精神。”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校史馆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邀请高校博物馆和校史馆馆长、负责老师以及大学生讲解员等嘉宾做客直播间,分享高校的文博故事,希望通过直播向社会推广高校文博资源,打造贴近青年的云思政课,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责任编辑:曹竞 蔡华丽  编辑:毕若旭】

青年范儿·文化场|在成语中探寻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15:00:45

图知道|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来跟着非遗闹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07:00:00

青春范儿让庙会“庙”趣横生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6:21:37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7:47:03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青年范儿·文化场|在成语中探寻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15:00:45

图知道|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来跟着非遗闹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2 07:00:00

青春范儿让庙会“庙”趣横生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6:21:37

共赴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中国青年报2025-02-12 07:47:03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