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首页 >滚动 >视频

滴水穿石今逆袭 来过的人都说:变化太大了!

2025-01-3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下党乡,曾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乡贫困率在7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下党乡通了公路,建了水电站,村民靠种香菇、外出打工,逐步走出赤贫。

更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下党乡依托绿水青山和红色资源,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总台记者走进下党乡,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山乡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 刘明华:刚建乡的时候,下党乡只有河边这一条不到1米宽的小路。

春节期间,下党乡又热闹了起来,67岁的刘明华,正忙着带领游客穿梭在各个景点,讲解游览。刘明华是下党乡的老人儿了,1987年,他作为下党乡筹备组的成员进驻这里,开始参与下党乡的建设,1992年调离。2018年退休后,他又被乡政府返聘,担任了讲解员。

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 刘明华:我们这个电站建成以后,我们群众彻底告别了用油灯火篾照明的历史。

下党乡曾经是贫困中的贫困地区,因为没有路,山里的特产都卖不出去。

下党乡下党村村民 王光朝:15公里路,挑出去让茶站老板出个价,一斤茶叶3.8元,这么吃亏,挑回来。来回30公里路,68斤茶叶放肩膀上,你看累不累?想来想去的,第二天早上早早就爬起来了,再送,以为其他地方会高一点。糟糕了,老板出价2.8元每斤,少了1块钱只能卖掉了。就是没路引起的,有路不会这样。

今年77岁王光朝从年轻时就种茶叶,当年挑着扁担卖茶叶的艰难早已不复存在。2016年,他在村里的旅游街上开了一间茶馆,不仅在茶馆里接待游客,还通过网络售卖茶叶,生意好极了。

下党乡下党村村民 王光朝:我这里微信都有1000多个人,人气旺、财气旺。

我们和王光朝聊天的时候,他陆续收到了来自新疆、四川、湖北等地的十多笔订单,不一会就收入3000多元。已经快80岁的王光朝,依然充满了干劲儿。

下党乡下党村村民 王光朝:我是人老心不老。这个机会难得啊,人老了还有生意做。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的生活就在我们手中。

王光朝说,自己能有做生意的机会,首先得益于山乡交通发生的巨大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极度贫困的下党乡人开始了“弱鸟先飞”,一马当先的就是通路。1991年,下党乡第一条公路通车。更大的变化发生在2014年以后,下党乡开始进行道路改造,将砂石路替换成了柏油路,2020年,柏油路再次升级,成为二级公路。如今,下党全乡已建成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路越修越宽,游客也就越来越多。

游客 王文选:你看这路都修得很好,特别好了。要想富修好路,公路畅通个个富。

有了出山路,才有脱贫路。随着制约下党乡发展的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得到解决,下党乡开始了历史性的蜕变。首先,就是让村民们陆续搬离依山而建,地势陡峭的下党古村,居住到地势更加开阔的新村镇。

在产业发展上,下党乡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也开启了逆袭之路。由政府的牵头,下党乡先是注册了公共品牌“下乡的味道”,随后又发展起茶叶、食品加工、现代食用菌等多个产业。

当地还利用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2024年,常住人口不到1500人的下党乡,接待了超过56万名游客,全乡农业总产值超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243元。

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书记 王明秀:这些都是我们互联网的定制茶园,这些被客户订走了,客户通过我们的实时监控可以看到他的茶园。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原来的每亩茶叶只能收入2000多元,到现在这种每亩可以达到8000多元。

已有的产业还不够,村干部们又把心思放在了开发旅游新业态上。从2018年开始,村里将此前空置下来的下党古村,做了统一的土地流转和修缮,重在打造不一样的乡村游。

画家吴祥芳和丈夫2020年来到下党乡,她租下了两个院落,一边搞民宿,一边搞画室。在村委的牵头下,她的房屋很快完成了修缮,民宿和画室都相继搞起来了。

创业者 吴祥芳:变化还是很厉害的。走进来,每个客人一般就说哇,很舒服。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福州游客 罗先生:其实我没来之前我也看了一些报道,我这次感觉确实挺好的。到这地方来走一走,看一看,不是以前的贫穷了,现在觉得会越来越好。

在下党乡创业的这四年多来,吴祥芳见证着山乡的巨变。如今,她的绘画订单,大部分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围绕着下党乡的风景进行创作。在这样的创作中,吴祥芳也发现了新的机遇。她开始在村里尝试壁画创作,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这幅名为《沃土》的壁画作品,最近就成了热门打卡点。

村民 刘冬芝:最喜欢这条狗,跟这个公鸡都很好看,你看那么美、那么棒,它的头抬得那么高,跟我们农村一样一天要比一天高。

春节期间,下党村格外热闹。村里邀请了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来吃团圆饭。恰逢下党古村的修缮也已全面完成,村里还邀请了下党乡曾经的建设者们回乡来看看。

阔别多年的老战友和老熟人们欢聚一堂,让大家最感慨的,就是这三十多年来,下党乡发生的山乡巨变。

下党乡建设者 刘高进:第一印象就是环境变化非常大。

下党乡建设者 雷乃明:旧貌换新颜,下党乡的变化太大了,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非常温暖,太幸福了。

下党乡下党村村民 王光朝:80岁还不老,百岁老人现在寿宁县很多。真的,我们下党乡有一个老人,99岁了,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活到100岁。

【责任编辑:张胶  编辑:朱宏利】
已有 发展 2014 滴水穿石 穿梭 3000 早已 希望 欢聚一堂 真的 正忙着 让茶 想来想去 山里 2000 确实 脱贫 开阔 变化 外出 走出 56 两个 全面完成 一斤 生活 蜕变 2024 80 亿元 乡下 挑出去 生意 10 东北部 创作 只能 没路 四年 越来越 一马当先 修好 手中 下乡 1500 8000 来回 收到 贫困 得益于 99 加工 街上 67 开发 加油
分享:

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1 10:38:28

凤冠出“蓝包”啦!国博上新40余款“文化年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2 19:44:26

亚冬会开幕式主题歌《点亮亚洲》推广曲MV上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18 22:52:49

当“李家大屋”收到“丽水情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0 13:39:28

童年回忆!“咕咚来了”传奇永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0 16:38:25

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1 10:38:28

凤冠出“蓝包”啦!国博上新40余款“文化年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2 19:44:26

亚冬会开幕式主题歌《点亮亚洲》推广曲MV上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18 22:52:49

当“李家大屋”收到“丽水情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0 13:39:28

童年回忆!“咕咚来了”传奇永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20 16:38:25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