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太行山,为春运电煤铺就通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宋子文)“师傅,闸调器松好了,您先更换闸瓦!”凌晨3点,寂静的太行山深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焦作车辆段长子南列检作业场内灯火通明,一班四组检车员郝鼎文和他的徒弟李冠良二人正围绕在刚入库的万吨重载列车旁忙碌着,他们要在这里忙碌整整12个小时。
“叮叮当当……”维修时的响声回荡在列车之间。在作业场的另一侧,一班三组的检车员王永杰和徒弟王雪建正全神贯注检查列车的制动缸、走行部等部位。“冬天气温低,车辆配件容易折断,检车的时候车钩托梁一定要检查仔细!”
在长子南列检作业场,保证列车的安全与畅通是每一个检车员必须面对的考验。这一晚,王永杰和郝鼎文所在的班组要检70多列重载列车,平均每人要弯腰、下蹲2000余次,行走近20公里。
瓦日线是连接我国东西部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长子南运用车间作为瓦日线中部唯一的列检作业场,肩负着确保万吨重载列车安全运行的重任。今年春节,102名检车员坚守在这里,共同守护春运安全。
“有了智能机器人和手持机之后,我们每天能少走5公里,检车时间也快了不少,比以前轻松不少。”看着疾驰而过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王雪建感慨地说。
为提升作业效率,提高车辆周转率,焦作车辆段注重技术赋能,在长子南运用车间投入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列检作业,并用手持机反馈信息、采集录入、查询追踪故障,有效提高了技检作业速度和精度。
“新科技还是年轻人上手得快,保障瓦日安全要他们接班了。”即将退休的王永杰说。近两年来,大批年轻人涌入长子南运用车间, 95后、00后年轻人总数已经达到车间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妈,您别担心了,师傅们都很照顾我,有电视能看春晚,在车间吃得也好,您就放心吧。”今年刚进入车间的青工李冠良安慰着视频中的妈妈。
李冠良和车间青工们经常说,虽然有些偏远荒凉,但大家愿意扎根在这里,坚守太行,温暖四方。
每当长子南列检人远眺那一趟趟满载煤炭的列车从作业场呼啸驶出时,他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