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发力生物制造,京津冀携手启动这个产业创新联盟

作者:尹希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1月11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1月10日,京津冀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联盟正式启动。

近年来,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引发了合成生物制造新一轮的变革浪潮。根据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要推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并对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的发展作出部署。

京津冀如何抢抓赛道,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当天成立的产业创新联盟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天津市科技局、天开高教园管委会、河北省科技厅和工信厅联合支持,由北京化工大学牵头发起筹建,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担任联盟筹备组的召集人。

该联盟将打造生物制造领域的优质资源对接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大力推动京津冀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当天举行的“京津冀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北京未来科学城、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武清开发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等6个京津冀园区代表,共同签署合成生物制造伙伴园区计划。该计划将推动京津冀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主体间的资源共享、技术研发与成果运用,加速区域间分工协作和要素流动,提升园对园的营商环境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确保重点项目落地更好实施。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龚维幂提到,京津冀三地结合各自优势和禀赋,推动在京津冀联合基金增设合成生物制造主题、发起产业创新联盟、共性技术平台高水平共享、启动伙伴园区计划、金融助力三地科技企业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和产业发展高地,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也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更好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动担当。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党组成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指出,下一步要在协同创新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实现突破,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强分工协作、错位联动,因地制宜推进合成生物制造差异化布局,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责任编辑:张敏,刘世昕  编辑:陈戈辉】

《我是刑警》总制作人:故事原型是16万刑警

中国青年报2025-01-10 06:59:55

青年“宿小松”带你打卡宿松县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6 21:16:32

诗歌是这些渔民随身携带的灯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7 09:29:09

法国艺术家携手畲族村民献艺“中国扶贫第一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6 22:27:23

焐热一门“冷门绝学”需要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7:00:07

千奇百怪的龙,一直在陪伴我们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6:50:00

山河永定|画笔连接山河,AI歌曲《山河永定》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2 10:42:13

电影大导们“入局”AI,会怎么拍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6: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