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首页 >正文

柏林归来,他在北大的八年

来源:北京大学2025年01月09日

2010年

李彬彬来到北大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在经典文本与思想史的深邃世界中

坚定了研究马克思与黑格尔主义关系的学术方向

通过联合培养项目

他远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2020年,他再次回到北大

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如今

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求索者”

也是培育学术薪火的“传递者”


在学术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人,会被心中的学术理想牢牢牵引。李彬彬便是这样一位学者。

2020年,怀着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他再次回到了北大这个阔别已久的学术殿堂。他说:


“我对自己的期待是,希望能够做一些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为推动我们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做一定的贡献。”


从青年时关注马克思著作中对社会贫困问题的书写,到走上学术之路,李彬彬经历了学术浪潮中的各种抉择,也在不同的学术领域留下了探索的足迹,最终在北大确立了学术成长的根基。燕园所培养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方法,支持着他在学术研究中不断前行,并像前辈们一样,努力将学术的火种传递下去。


01与马克思结缘的青年


在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李彬彬必修的基础性知识和核心课程。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青年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分析总能唤起他的感同身受。李彬彬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农村,当地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直到2000年才用上电,马克思与恩格斯分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写贫困对人的生命造成的危害,深深地触动了学生时代的李彬彬,


“这个理论在道义上是能够立得住的!”


一颗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种下了。

在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热点问题。


“我偏好思辨,黑格尔运用辩证法分析事物由于内在矛盾而转化为他物的思维方式尤其让我着迷,渐渐地就形成了研究马克思与黑格尔主义思想关系的学术兴趣。”


但如何能够做出有价值的成果,一直困扰着他。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为李彬彬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契机。

北大哲学系历来有强调“史、论、著”相结合的优良传统,通过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思想史研究,是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的一大特色。


“这样的传统,对于我今天整个的学术研究都有深刻的影响。”


李彬彬如是说道。


在博士论文的选题上,李彬彬确定了以《神圣家族》为中心,深入探讨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关系的研究主题。在确定这一选题的过程中,他从多方面进行了考量。首先是个人兴趣,这部著作集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弟子布鲁诺·鲍威尔,是研究马克思与黑格尔主义的一个绝好的切入点。其次是对研究现状的掌握,由于这部著作是一部典型的论战性著作,是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主编的《文学总汇报》(前8期)的批判,而国内到那时并不了解《文学总汇报》的思想原貌,这就为基于更充分的原始文献展开研究留下了空间。李彬彬坦承:


“当时做这个研究还是有很大的挑战,但是我基于自己的兴趣,相信能够做出一些成绩。”


怀着破译学术难题的兴趣和决心,李彬彬决定通过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前往国际马克思研究的重镇——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搜集第一手的资料。


02来到马克思求学的地方


柏林洪堡大学的前身是柏林大学,是马克思曾经求学的地方,黑格尔曾在这里任教并担任校长,拥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学术优势,吸引了无数研究者慕名而来。2012年夏天,李彬彬落地德国柏林,开始了他在洪堡大学为期一年半的求学之旅。


在洪堡大学的日子里,李彬彬的生活节奏紧张而充实。每周至少周一到周五,他都雷打不动地坐四站地铁,去洪堡大学图书馆泡一整天。


“洪堡大学图书馆的座位非常紧俏,去晚了学习的桌都被占满了。”


回味起在图书馆日夜“奋战”的时光,他不觉得辛苦,作为总是能抢到图书馆“宝座”的“幸运儿”,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收获好运的快乐。


李彬彬至今还记得在洪堡大学图书馆中找到《文学总汇报》的原刊资料时的激动心情,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扫描下来,初步分析后,开始翻译重要文献。就像捡拾起隐藏在深海中的珍珠,《文学总汇报》和布鲁诺·鲍威尔的著作成为了李彬彬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石,让他有方向地对博士论文的选题进行了微调,从以《神圣家族》为中心转变为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来考察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小切口的选取让他能把相关问题阐释得更彻底深入。


在德国积累的丰富资源帮助李彬彬取得了博士论文的初步成果。为了延续因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而结下的学术情缘,在回国之后的日子里,他仍持续不断地翻译布鲁诺·鲍威尔的文字,先后出版了约20万字关于讨论“犹太人问题”的6份文献,并在2015年出版了第一本专著《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基于《文学总汇报》,李彬彬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社科项目“《神圣家族》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这个课题结项鉴定为优秀;第二本专著《思想的清算与转变——〈神圣家族〉的文本学研究》亦被人民出版社评为年度十佳理论著作,他说:


“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为我那一段的学习画上了比较完满的句号。”


留学期间,李彬彬也与德国导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的导师安德烈亚斯·阿恩特(Andreas Arndt)教授是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黑格尔研究专家,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名学者。


“一封鼓起勇气的邮件开启了我与导师的深厚情谊。”


他最初是通过阅读北大图书馆里的《卡尔.马克思:对其理论统一性的探究》和《经典阐释:〈德意志意识形态〉》了解到阿恩特教授的研究,并写信向他请教阅读中的困惑,由此与阿恩特教授建立了联系,并在教授的邀请下到柏林洪堡大学进一步研究。在洪堡大学求学期间,他曾多次向阿恩特教授请教。教授不仅熟悉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文献资料,而且对其中复杂的思想关系有独到的理解,为李彬彬博士论文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引导。直到回国后,李彬彬还会就青年黑格尔派文献的翻译和研究向教授请教,教授也非常认可他的研究。


“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都一样,必须得有材料才能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当李彬彬结束联合培养向教授辞行时,告诉教授他把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系列文献翻译为了中文,


“他称赞我做了很好的工作,并且在学业鉴定意见里,特别写上了我的翻译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像一道桥梁,承载起一段珍贵的跨国学缘。


03主动规划的“长期主义者”


在李彬彬的学术生涯中,翻译工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博士毕业十年以来,他完成了多部基础文献的翻译,中译文字数有200多万字。他的学术翻译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布鲁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文献的翻译,编译了包括《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犹太人问题”》、《基督教真相》、《对黑格尔的末日审判的号声》等。对于做这些翻译的原因,他解释说: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著作大都是论战性的,不钻研和翻译论战双方的原始文献很难展开有效的研究。”


李彬彬的另一条翻译线索围绕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展开。他对这部著作的翻译甚至比对青年黑格尔派的翻译还要早。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是我硕士阶段的选题,我学习德语的最初目标其实是为了翻译这部著作,后来才主要用在翻译青年黑格尔派上。”


面对卡西尔近一百万字、没有中文译本的著作,李彬彬就像一位勇敢的探险家:


“我当时的规划是,在十年之内把卡西尔翻译出来,为了做这个事情,必须去学德语。“


因此,在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之外,李彬彬从硕士阶段就开始学习德语,后来还前往北外上课,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语水平。当然,由于工程量浩大,完成这项翻译实际上已是十七年后。把《符号形式哲学》的全部四卷的译稿交给出版社后,李彬彬也欣慰地长舒一口气。

为何能坚持坚持一个目标长达十七年?李彬彬表示:


”我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比较愿意将事情放长远看。我会预想自己在多长时间内做完这本书,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有别的事情来打扰,但解决了之后总要不懈地回到这个规划中,持续地完成它。“


主动规划和“长期主义”给了李彬彬张弛有度的心态,他对自己的时间始终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安排,就像一位智慧的棋手,在学术的棋盘上精心安排自己每一步的工作。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有必须完成的“常规动作”,也有可以自由发挥的“技术动作”,李彬彬会先集中精力完成紧要的工作,为自己争取自由研究的空间,随后继续投入个人的长期目标中。而燕园这方学术圣地,也提供给学者自由生长的空气和土壤,李彬彬认为:


“北大的好处是鼓励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我觉得这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环境因素,在这一点上,北大应该说在国内是做得最好的。”


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工匠,李彬彬精心雕琢着每一个学术作品。进行翻译工作时,他全身心地投入,每天保证10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心无旁骛地面对文本和电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仔细斟酌,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专注和投入,在李彬彬看来是基础和必要的:


“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必须有大量的时间付出才行的。”


博士毕业时,开始有同行联系李彬彬,邀请他去做讲座;有时外出开会,碰到的学者也会告诉李彬彬:你翻译的东西很重要,是我们研究生的必读书目。李彬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正在对学界产生影响,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自己的工作被同行接受、认可,也为学术共同体做了一点事情,说明自己的研究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04拨动现实琴弦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虽然创立于近180年前的西欧社会,而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依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个时代,西欧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大量的社会问题集中爆发,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创立的。李彬彬常在课堂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人类现代文明活的灵魂,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性或现代性批判的思想。”


由于时代和文化的巨大差异,马克思当年对西欧社会问题的思考并不一定直接适用于中国,但是他的思想为我们更好地推进今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李彬彬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向马克思学习。”


在未来几年,李彬彬的研究将继续围绕着马克思和黑格尔主义的关系展开,重点关注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是如何理解现代人的自由以及他们之间的分歧和重叠。对人的自由解放问题的关注,也透露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人文关怀底色。

一般人往往会认为哲学研究抽象,但李彬彬却有自己的研究心得,对于有志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生,他的建议是:不妨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


“马克思的思想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鲜活思想。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研究,以点带面地促进自己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甚至在更大的意义上,推动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我觉得这是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学术之路漫长而曲折,李彬彬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个人简介

李彬彬,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


曾就职于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12月任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神圣家族》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5-2018年)“马克思对黑格尔主义的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创立研究”(2022-今)和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翻译研究”(2021-2023年)等,主要致力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关系研究,以一手文献的整理和翻译工作为基础,力图把相关研究结论建立在更加可靠的文献基础上。


“燕归来”系列报道

聚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

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

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

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

报效家国的情怀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朱宏利】

青年“宿小松”带你打卡宿松县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6 21:16:32

诗歌是这些渔民随身携带的灯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7 09:29:09

法国艺术家携手畲族村民献艺“中国扶贫第一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6 22:27:23

焐热一门“冷门绝学”需要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7:00:07

千奇百怪的龙,一直在陪伴我们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6:50:00

山河永定|画笔连接山河,AI歌曲《山河永定》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2 10:42:13

电影大导们“入局”AI,会怎么拍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6:49:39

专访阿来:写作读书,都在行走的路上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7:55:23

有思想的女性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6:39:49

青年“宿小松”带你打卡宿松县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6 21:16:32

诗歌是这些渔民随身携带的灯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7 09:29:09

法国艺术家携手畲族村民献艺“中国扶贫第一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6 22:27:23

焐热一门“冷门绝学”需要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7:00:07

千奇百怪的龙,一直在陪伴我们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6:50:00

山河永定|画笔连接山河,AI歌曲《山河永定》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1-02 10:42:13

电影大导们“入局”AI,会怎么拍

中国青年报2025-01-06 06:49:39

专访阿来:写作读书,都在行走的路上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7:55:23

有思想的女性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6:39:49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