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首页 >滚动 >正文

以数观势|这份“成绩单”成色十足!彰显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来源:新华社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坚定前行。交通发展“加速度”、对外贸易质升量稳、消费市场回暖……很不平凡的2024年里,这些成绩单,彰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交通“加速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

交通运输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航运效益高位稳定,通过量达1.59亿吨,超预期目标。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通过量503万吨,同比增长5.1%。

日前,南珠高铁广西南宁至玉林段正式开通运营。玉林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后,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广西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市市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各类路网越织越密,极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12月30日,工作人员和乘客在广西玉林开往南宁的列车上合影。

2024年上海机场客、货运输再创新高:全年进出港航班量80.3万架次,同比增长15%;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同比增长29%,创下历史新高;货邮吞吐量420.6万吨,同比增长11%。

■对外贸易质升量稳 积蓄发展动能

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截至11月,我国货物贸易月度进出口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2024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质升量稳。

2024年12月31日,在北部湾港钦州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随着起吊指令的发出,满载物资的集装箱被平稳吊起装载到“新扬州”轮上,北部湾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连续八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遍布全球的贸易伙伴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截至2024年11月1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贸易伙伴深化合作的生动注脚。

据铁路部门统计,2024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7684列,同比增长15.8%,创历史新高。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和数量的稳定增长为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华社照片,昆明,2025年1月2日 1月2日,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启程。

这标志着自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其中跨境货物1158万吨。2024年,中老铁路运输货物总量达1960万吨,日均保持在5万吨以上。

■消费回暖 政策进一步发力显效

一系列惠民生举措为消费市场回暖提供助力。从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到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政策持续上新,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1月3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4年,在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6个月超过50%。

近期,许多韩国游客“扎堆”来到上海旅行,韩国也流行起了“周五下班去中国”。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中国不断优化免签政策、提升入境效率、完善移动支付,绝大多数景点实行免预约,一系列措施与服务的推出,让“China Travel”吸引力持续提升,入境旅游市场繁荣。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展望2025年,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切实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责任编辑:陈戈辉  编辑:郭艳丽】

专访阿来:写作读书,都在行走的路上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7:55:23

有思想的女性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6:39:49

碑帖中的小人物,书写历史的另一面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7:48:12

在非遗中跨年,文化激活青年的创造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49:54

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2:46

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3:45

一场被公益宣传打断的乡村春晚

中国青年报2024-12-30 06:55:24

专访阿来:写作读书,都在行走的路上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7:55:23

有思想的女性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6:39:49

碑帖中的小人物,书写历史的另一面

中国青年报2025-01-03 07:48:12

在非遗中跨年,文化激活青年的创造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49:54

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2:46

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3:45

一场被公益宣传打断的乡村春晚

中国青年报2024-12-30 06:55:24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