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二〇二四鼓岭论坛在北京举行

共话鼓岭情缘,传承中美友好(环球热点)

作者:记者 李晓宏 高乔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28日

穆言灵和女儿爱华用水桶从鼓岭的百年老井中打出井水。翁榕飞摄

2024鼓岭论坛现场。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动的两名学生代表展示在鼓岭“打卡”“盖章”。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鼓岭的千年柳杉。本报记者 高 乔摄

近日,2024鼓岭论坛在北京举行,包括“鼓岭之友”成员在内的150余位中美两国嘉宾围绕“跨越文化差异 传承友谊信任”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鼓岭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承载着两国人民的真挚情感。人民日报不仅见证、记录了鼓岭故事的起始和赓续,更不断挖掘、推广鼓岭情缘所展现的中美友好交往佳话,搭建有利于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平台桥梁。

讲好鼓岭故事——

从“鼓岭情”到“鼓岭缘”

“总觉得良心上有一种需要,应该把嘎登勒(后译为“加德纳”)夫妇介绍给中国。这感觉时强时弱地催促我已近两年。”1992年4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记事”专栏刊发的一篇征文作品《啊,鼓岭!》,生动讲述了一个跨越中美、持续数十年的感人故事——

19世纪80年代起,很多美国等西方侨民来到中国福州生活。福州市东郊的鼓岭,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每逢夏季,很多侨民选择到鼓岭居住。他们在鼓岭修建别墅、医院、网球场、游泳池、邮局等设施,并与当地居民结下深厚情谊。密尔顿·加德纳的父母便在其中。

1901年,加德纳的父母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加德纳来到福州,一住就是10年。1911年,他们举家搬回美国,但儿时生活过的鼓岭成为加德纳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总想有生之年回去看一看,却未能如愿,直到弥留之际,口中仍喃喃不绝:“Kuliang,Kuliang……”加德纳去世后,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加德纳多次来到中国寻找“Kuliang”。后在《啊,鼓岭!》作者刘中汉的帮助下,她从丈夫保留的与中国亲友往来信件上,发现印有“福州·鼓岭”字样的邮戳,终于确认了“Kuliang”就是鼓岭。

1992年,《啊,鼓岭!》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读到了它,便邀请加德纳夫人到访福州。同年8月,加德纳夫人踏上中国土地,来到丈夫生前难以忘怀的鼓岭。9月26日,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全程采写的纪实报道《鼓岭情》发表,生动记述了加德纳夫人圆梦鼓岭的故事,令这一中美人民友好的佳话广为人知。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讲述了这段鼓岭情缘:“我相信,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两国人民中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厚植中美互利合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同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鼓岭缘》,挖掘出更多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感人细节,讲述了更多远方来客结缘鼓岭、寻梦鼓岭的动人故事。

202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和“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强调要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希望中美青年“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筑和平、共促进步、共创繁荣”。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亲自推动中美民间交往,让百年鼓岭故事不断焕发生机。

作为鼓岭故事起始的见证者、鼓岭情缘赓续的记录者,人民日报持续讲好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刊发通讯、专版、评论等多种体裁的报道,制作视频《鼓岭情缘跨越世纪的圆梦之旅》,报道《鼓岭情缘代代传承》被美国媒体转载,引发广泛关注。

“在近40年参与中国商业和政策事务的过程中,我始终受到鼓岭故事的鼓舞,它展现了中美两国人民彼此包容、超越差异、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元的文化叙事。”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在视频致辞中说,“这个振奋人心的故事激励了我们中的许多人,积极推动中美民间交流更加密切。”

传承鼓岭情缘——

“友谊的桥梁可以跨越隔阂”

如今,行走在鼓岭老街,蜿蜒的青石路,修旧如旧的西式别墅,枝繁叶茂的千年柳杉,还保留着岁月的痕迹。

“30多年来,越来越多各国友人走进鼓岭,探讨传承鼓岭情缘。连年的鼓岭故事相关活动,来者无数、佳话频传,鼓岭已成蜚声中外的和平友好圣地。”刘中汉说。

美国鼓岭文化研究专家穆言灵的丈夫穆彼得,与加德纳一样,都是在鼓岭长大的孩子。2016年,穆言灵在美国成立“鼓岭之友”组织,将许多曾经生活在鼓岭的美国人及其后人聚集起来。如今,“鼓岭之友”成员已达50余人。

“每当我们回望鼓岭时光,便会发现无数关于联系和关怀的暖心故事。”穆言灵在视频致辞中动情追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鼓岭看到保留一个世纪之久的古井,上面刻着‘外国和本地公共’。我们仍然记得1903年美国总领事举办的生日派对邀请了80余名鼓岭本地乡民参加。我们记得建筑工人在可怕的台风后努力修复山上的房屋。这些故事提醒我们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道理:虽然我们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友谊的桥梁可以跨越隔阂,不断持续。”

“鼓岭情缘体现了一种共识,作为人类,我们的共同点远多于分歧,这些共同点像纽带一样将我们联结在一起,可以超越语言、文化和政治的差异,提醒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克雷格·艾伦说。

论坛上,中美两国嘉宾围绕“努力推动中美友好交流行稳致远”“共同探寻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等议题深入交流。

人民日报社社长于绍良演讲时说,要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佳话中找寻方向遵循、汲取精神力量,从鼓岭情缘的“小故事”中携手走向中美民间友好交往的“大未来”。他表示,要讲好鼓岭故事,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引领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领袖风范;要传承鼓岭情缘,挖掘更多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感人故事;要放大鼓岭效应,积极搭建有利于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平台桥梁。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介绍,福州连续两年举办“鼓岭缘”系列活动,近650位中外嘉宾受邀出席,其中近270位美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福州出席活动。中美两国嘉宾在鼓岭共植友谊树、友谊林,共同参加青年集市、非遗展演、鼓岭茶话。福州还精心组织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一起看中国”福建行、美国华裔青少年“寻根八闽”夏令营等活动,今年接待美国青少年代表16批565人来榕研学交流。“这些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交流交往中增进友谊、增强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李碧菁说,民心相通是美中关系的坚实基础。正如20世纪70年代,通过“乒乓外交”及学术文化交流破冰,不仅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还教会了我们相互欣赏彼此的文化。很多过往合作都体现了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今年开展的“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动深受美国青年喜爱,他们热切期盼能有更多机会来华参与实习或交流活动。中国美国商会将持续为这些交流活动提供支持。

放大鼓岭效应——

“厚植中美互利合作的民意基础”

本次鼓岭论坛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和《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论坛成功举行“鼓岭论坛官方网站”上线仪式,发布《中美青年友好交流倡议》,启动“中美友好合作故事”作品征集活动。此外,论坛还特设“放眼中美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新技术浪潮下探寻合作新空间”“共同为汇聚人民力量架桥铺路”三场圆桌对话。

在对话中,中美两国嘉宾不仅分享中美友好交往的亲身经历,也共同续写中美民间交往的故事。通过“5年5万”倡议赴华交流学习的清华大学美国留学生裴安微,讲述了自己在校园中与来自全球多国同学共同交流合作的新体验;武当三丰派十六代武术传人杰克·平尼克讲述自己在中国武当山学习武术、如今致力于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经历;美国旅行家、作家布莱恩·林登分享自己在大理修建民宿、参与乡村建设、向全球读者介绍中国发展的故事……如今,还有更多中美友好情谊在民间交往中悄然缔结。

“10年前,我带学生来中国学习,他们大多是来中国看风景,但后来更多学生来中国交流,1/6的学生最后在中国定居、找到自己的伴侣,这个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潘维廉说,希望中美之间有更多机会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民心相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陆慷在致辞中表示:“近期,中方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我们还要继续在签证、直航、支付等方面推出便利人员往来、促进人文交流的措施,为两国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让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

“传承鼓岭情缘,要积极搭建中美友好的交流平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在发言中介绍,“明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举办‘鼓岭缘’系列中美青年交流活动。同时,我们还计划举办新一届中美友城大会、中美湾区对话、中美农业圆桌论坛等活动,汇聚两国有识之士,赓续中美人民友谊,厚植中美互利合作的民意基础。”

“希望像鼓岭这样的感人故事在中美两国人民中间越来越多。”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铸作为来自福建的华侨,对鼓岭的故事很熟悉。“中美两国人民友好源远流长,鼓岭的故事是中美民间友好的集中体现。相信这种友谊一定会促进两国关系步入正轨。”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席韩芳说。在非洲,鼓岭的故事引发华侨华人的热烈反响。南非深圳商会会长陈云生认为,鼓岭的故事传到遥远的非洲,说明传播和沟通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加强沟通,两国人民加强往来,对中美两国都是利好,对世界各国也大有益处。

如今,鼓岭故事穿越历史、跨越地域,在现实之光的照耀中历久弥新。延续至今的鼓岭情缘再次证明:人民友好是中美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两国人民的双向奔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因鼓岭故事触动共鸣,还有更多关于中外友好的故事正在续写。

【责任编辑:唐红  编辑:董志成】

原创舞剧《乐和长歌》首演,全景呈现楚式浪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25 23:01:40

探寻文化中国的青春密码|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12-24 09:37:45

我们的青春 不舍“二人转”

中国青年报2024-12-23 08:45:44

“心”辰大海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8:16

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关键还在“内功”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6:54

网络流行语:最强“嘴替”还是语言污染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