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批评家?”——全省文学批评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每年年底或年头,江苏文学界都会隆重召开一场批评家座谈会。2024年12月20日,由江苏省作协主办的全省文学批评座谈会如期而至。在座谈会上,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就文学评论的现状、不足及未来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度探讨。
江苏多个类别的文学批评具有风向标意义
江苏是文学大省,也是文学批评大省。用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的话说,它们“双向奔赴,两翼高飞”。
在座谈会上,郑焱回顾了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江苏文学评论界所做的努力,包括成功举办了扬子江论坛,发布了煌煌70卷的《江苏新文学史》,完成了很多重要奖项的评定,举办了多场次文学活动,“这都有赖于评论家、批评家的大力支持”。
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与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都座谈会上都谈到了江苏文学批评界的格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过去的时间这两所学校教授的批评家做的工作非常多,从量、从事工作的人数比其他几个学校确实走在前面的。”“由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历史积累,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在全国的文学批评界也占据了一些高地。像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近期崛起的诗歌评论,南师大联合出版媒体各方面的力量,在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儿童文学评论方面都走在了前面。李玮转型很快,现在是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头部批评家。”“总的来讲,高校承担江苏文学批评90%的江山,使我们文学批评确实坚定了非常强大的基础。儿童文学批评、散文和报告文学的批评,在国内有风向标的意义。”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王尧说,“江苏的文学批评,这种大学和作协的融合式的发展,在国内几乎是没有的。”
李玮则在座谈会上讲述了扬子江网络文学中心在整个网文评论界的力量,“我们给各个平台的商业榜单,而不是现实题材做测评,他们的高层会来询问我们发展策略,我们的建议和测评会进入高层会议的发展战略,并影响他们的营收,这一点我自己特别自豪。”
文学批评的公共性缺失引起关注
“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批评家?”在座谈会上,毕飞宇抛出这个问题。
“许多作家写评论的时候特别爱做结论,结论特别多,不论证。但反过来说,我们有许多非常好的批评家论证的非常详实,过程非常周密,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怕下结论。”毕飞宇在发言中指出,“江苏的批评家怕做结论,尤其是老一代的,总觉得做结论以后会承担什么文学责任。有什么责任?文学如此开放、自由,你的结论大家不同意,无非是反驳而已,你愿意反驳就去反驳,不愿意反驳就放在那里,文学评论怎么能没有结论呢?”
毕飞宇说的还只是文学批评界的一角。在座谈会上,许多与会学者频频谈及文学批评界的弊端和不足。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就在开场致词中指出,“我们江苏历史上有过很多文学概念的提出,我想这几年声音略微少了一点”。
王尧认为,中国的文学能够经得住讨论的作品不是特别多。只要选经得起讨论的作家作品才能把文章写下去。“今天无论哪一代专家都应该关切重大问题,我们能不能关切重大问题,能不能以我们的思考引领批评的潮流,这是对我们非常大的考验。今天我们很多批评,就是写一个作品论,基本上不涉及到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周边问题的思考。所以,要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写出有分量的东西。”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黄德志前段时间参与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项目《新时代文艺批评论丛》。他写了一万多字的研究综述,是对新时代文艺批评中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反思。他看到当下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在林林总总的期刊上,对当红作家五花八门的神吹穿上了学术的外衣,厚颜无耻的肉麻吹捧成为当下文学批评家家常便饭。”“文艺批评界,特别是新诗批评界,依然存在过度表扬或者庸俗吹捧的现象。”
苏州大学教授季进主要做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的。据他的观察,“江苏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重镇,海外传播也具有非常惊人的力量。关于江苏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批评方面做得还是不够。”“负责任的批评要有自己的立场,有价值的判断,有审美的标准,形成自己的个性。现在很多当代批评确实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很多停留在文本解读层面的当代文学批评。很多当代文学批评很快被历史遗忘,原因也就在这里。”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杏培谈到当下文学批评的两个典型症结,其中之一是当下文学批评有着过强的专业主义倾向,这种过强专业主义倾向削弱了文学批评的公共性和社会功能。另一症结是,批评家和作家、媒体等处于过于亲密的关系,影响了批评家的独立评判,权利、人情甚至学术的门户成为影响批评家的几尊菩萨或者几重枷锁。
泰州市文联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创研部负责人周卫彬写文艺评论有10来年的时间,但他有时候会有一种“挫败感”,原因是“关注你的人太少了,有时候扪心自问,我写的文学评论有没有人关注,或者有几个人关心?”
罗兰·巴特说,写作是为了被某个遥远的人所爱,写作带来千万种可能之一就是我笔下的故事跨越遥远的距离,打动某个素不相识之人的内心。周卫彬反思说,“我们评论是否打动了一个遥远素不相识人的内心?”“我们的评论有时候停留在文学的内部,如果没有得到文学外界的关注,那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种评论?”
他的结论是,“文学评论还要考虑读者的反应。我们写文学评论,有时候写的特别深刻让人觉得看不明白,写的太浅了让人觉得被人鄙视。”“文学评论的传播特别重要,我们不能拒绝更为广阔的读者,如果我们拒绝了,那评论的公共性又从何而来呢?”
批评家要敢于亮剑
“评论本身就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观点的交锋,要评论难免会有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是争论争辩,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我感觉可以让江苏把观点之争,而不是门户之分,把这一条作为江苏文学生态的一个鲜明的标识。”郑焱说。
《扬子江文学评论》青年编辑李杨参加了青年批评家论坛,他回忆说,很多青年作家都表示特别希望能得到批评,“因为批评的不对我不会修改,但万一批评对了我就会进步”。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认为,作为批评家要敢于亮剑,要鲜明作出自己的判断。批评有责任来立足文本,来深入文本,来发现审美意义和价值,来引导普通的读者。唯有如此,才有重建文学批评有效性的可能。
何平认为,批评家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批评家要输出观点,你在研究领域不输出观点,那这个批评家是无效的。
汪政提到一个现实的问题,“有时候批评家老是盯着伟大的作家,对我们当地的作家不进行批评,但假如进行批评的话,高校批评家写的文章C刊又发不了,他们的学术压力又很大。我们作协的人没有这条要求,而且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所以他建议,将在地批评家的培养可以列入到作协的工作当中去。他很明确地提出,“江苏文学院和南京大学来年搞一个文学评论培训班”,培养各地有志于文学批评的青年。这一建议也得到座谈会主持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丁捷的赞同,他认为,“特别可行”。
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认为,新时代以来,出了很多新的文学理论,对批评家来说意义非常大,“使我们更新视野。原来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用新的视野来看的时候会有新的发现。”他认为,文学批评也拓宽视野,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
批评家面对的不仅是文本,还有生活,还有时代。郑焱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学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对文学评论家本身来讲,我认为也要积极顺应和适应这种形势和变化,我们的评论方式、好的观点、好的成果如何能在更广的范围,在更多的层面能够产生效力,我想应该更多借助新媒体、新媒质、新渠道,进而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下一步从事文学的创作也好、文学批评研究也好,可能要更加主动顺应和适应。”他希望批评家通过更近、更深地走进文学现场,能够对江苏文化现象、文化体制进行提炼,进而丰富江苏文学,对中国文学宝库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