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姑娘瓷都“捡瓷”:拼凑瓷片上的文明记忆
中新社景德镇12月22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姑娘瓷都“捡瓷”:拼凑瓷片上的文明记忆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快来看,这是我捡到的瓷杯,它看起来就和新的一样,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90后”姑娘萨沙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开启了一次“捡瓷”之旅。
“景德镇免费捡瓷器最全攻略”“在景德镇捡瓷器捡不完根本捡不完”……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关于“景德镇捡瓷器”的帖子已超2000篇。在江西南昌工作快两年的萨沙也时常浏览社交媒体,关注中国年轻人的新潮流,在做了相关攻略后,便立马前往景德镇“捡瓷”。
据了解,这些可以被免费捡走的瓷器是景德镇各个陶瓷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因部分微小瑕疵不影响实际使用,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捡瓷”。
“景德镇的陶瓷技艺传承了千年一直没有断过,我们的陶瓷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瑕疵甚至肉眼不可见,但只要有瑕疵,便要销毁不可流入市场。”当地一家陶瓷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德镇传承千年的制瓷技艺一直忠于品质。
事实上,这一声声瓷器碎裂的声音,已经在景德镇回响了数百年。“捡瓷”收获颇丰的萨沙为了探寻更多瓷片故事,来到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古陶瓷基因库。
“中国古代皇室对瓷器有严格要求,不合格的瓷器需要被打碎掩埋于地下。现如今我们已挖掘出近2000万件瓷片,并将部分瓷片做成标本收录进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表示,目前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已收录从晚唐至民国时期的近万件瓷片标本。
一块小小的碎瓷片上能记载什么?面对基因库内海量的碎瓷片,萨沙有些疑惑不解。
“每一块瓷片都有自己的‘DNA’,通过观察瓷片标本,不仅可以看出瓷片的造型与纹样,还能推断出当时这件瓷器的烧成温度。”翁彦俊邀请萨沙前往显微镜前观察,并表示,古陶瓷基因库正在对瓷片上的造型、纹样、色彩进行程式化提取,以便现代工匠以及设计师从中获取灵感。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萨沙也在此尝试设计了一款T恤。在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研发的小程序中,萨沙选取了“缠枝纹”,并将它排列组合在T恤上,约20分钟之后,这个独一无二的纹样就打印在了一件白色T恤上。
“最近景德镇也加入了过境免签240小时停留活动区域,我想把今天这段神奇的旅程分享给更多人。”萨沙表示,她不仅收获了许多喜爱的瓷片,更在这些瓷片上看到了遥远的文明记忆,“捡瓷”之旅虽结束,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