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人机协作共谱智慧化巡检交响曲|探寻西电东送之美

来源:中青校媒 广东2024年12月12日

  在我国南方五省(市、区)广袤的大地上,西电东送工程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电力巨龙”,它跨越山川河流,连接东西部地区,它不仅是电力传输的通道,更是一条凝聚着无数电网青年心血与梦想的逐光之路。

  近日,由南网超高压公司与中国青年报社联手打造的2024年“探寻西电东送之美”主题传播活动在云南昆明、大理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12名大学生记者踏上寻美之旅,探秘西电东送工程“电力高速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之美。

L4级无人驾驶智能综合巡检车在昆北换流站内工作。陈宇龙/摄



  人机协作共谱智慧化巡检交响曲

  作者|北京大学 陶看看

  穿越山川峡谷,跨越江河湖海,西电东送的恢宏脉络如同一幅壮丽画卷,连接起电力与生活的远方。在这条万里长路上,无人机翱翔天际,探寻高压线路的缺陷;机器人行走地面,倾听换流站的低语脉动。在昆北换流站、新松换流站以及新东直流线路巡检中,无人机和机器人的应用展现了西电东送工程智能化的巨大优势。

  在昆北换流站,机器人负责换流变广场的地面巡检,利用多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温度、电压等数据,并通过自动路径规划高效覆盖设备区域。两者的结合,既减少了传统人工巡视中耗费的时间,又大幅降低了人员在高压区域作业的风险。“我们分批在不同的设备区域布置了机器人、摄像头等一系列智能设备,今年还在建设智能化战略系统,届时智能设备群将如地铁网络般协同运行。”昆北换流站副站长王丹介绍,目前昆北换流站仍在进行智能化建设,不断训练机器人,优化数据链路,以实现更智能、更人性化的运转方式。

  在新东直流线路,位于海拔较高的输电塔之间,无人机的作用更加突出。它能够轻松飞越崎岖地形,在0076#-0077#塔这样的重点跨越区域开展无人机自动巡检,并通过红外测温技术检测导线、金具的温度变化和连接状况。一线人员则携带设备与无人机协同工作,进行数据校验与现场补充检查。在新东直流的巡视中,无人机不仅显著减少了线路维护的时间,还避免了人员在高风险环境下的长时间暴露。

  然而,尽管无人机和机器人在技术层面实现了效率和安全性的双重提升,但人工在巡检工作中的重要性依然无可取代。在昆北换流站和新松换流站,复杂设备的运行状态常需要一线工程师通过经验分析设备历史数据和当前状况,判断潜在问题的严重性及影响。在新东直流线路,无人机拍摄到的高清画面和热成像数据,也需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环境进行专业解读,确保精准定位问题。此外,面对突发事件,例如输电线路受外界影响造成的紧急故障,人工的快速应对和维修能力仍是当前技术所无法完全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一线人员并未被技术排除在巡检工作之外,反而通过人与技术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生产力的显著提升。他们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代替传统体力劳动,将更多精力投入数据分析、决策制定和设备优化上。例如,在新松换流站,运维人员结合机器人采集的数据,优化了巡检路径和重点区域的检测频率,使巡检效率进一步提高。在昆北换流站,工程师通过分析无人机捕获的电晕放电现象,不断改进输电线路的设备设计,延长了设备寿命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可以看到,人与技术在巡检工作中的协作已经成为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无人机和机器人以其高效、精准和智能的特性,大幅提高了巡检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工在复杂问题判断、突发事件处理和技术优化上的不可替代性,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西电东送工程巡检工作的未来蓝图。这种模式不仅体现了能源行业的人机协作新趋势,也为其他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科技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交相辉映,共同守护着这场能源输送的世纪工程,谱写出人与技术协作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胡庆章  编辑:董志成】

复旦学生团队用AI打造“彩云小镇”,传播苗族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1 13:54:18

当更多青年影人来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0 22:08:10

酱油是乡愁的解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0 08:46:49

青年范儿·文化场|解密酱油里的中国味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8 13:51:12

羌族刺绣,老中青三代传承非遗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9:02

微短剧中的“霸总风”还能刮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