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124家博士后设站单位 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挑大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我们正好需要尖端学科的交叉人才。”今天,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秀丽接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牌匾后说。
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天召开的“加强博士后人才培养,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会上,124家博士后单位获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牌匾。至此,北京市属博士后设站单位达749家。
新设站的124家单位既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还有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北京市设站单位包括58家博士后流动站,69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涵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学科门类和全市全部高精尖产业领域。其中,12个中关村科技园区设分站538个,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许秀丽介绍,过去几年,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北京市多项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她体会到了尖端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许秀丽希望,工作站建起来后,可以吸引临床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人才,助力企业研发。
“(博士后工作站)把能力培养起来了,将来的路就好走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出站博士后李冠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两年的博士后生涯实际上是给年轻人挑大梁的机会。
李冠彰解释,在首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主要是“钻”在实验室中,而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则意味着从实验室进入一线科室,既要有成果,也要能应用。
他说道,进站期间他基本待遇和政府资助逐渐提高,生活和科研压力大大减小,自己能够专心于研究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此前研发的脑胶质瘤新型细胞疗法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据了解,自2013年实施博士后分级管理以来,北京市着力加大市属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从2013年在站约300人发展到目前在站2106人,进站人数年均增长率约11%,累计进站7928人、出站5000余人。其中,留京就业创业占比超80%,绝大多数成长为单位科研骨干。2023年,北京市新当选的3名工程院院士均为市属单位自主培养的博士后。
此外,北京鼓励支持博士后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自2013年以来,在站及出站博士后完成科研项目6000余项,申请专利2600余项,出版专著600余本;注重以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带动新产业发展,设立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北京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荀连忠表示,希望各相关单位切实把博士后平台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博士后智慧,市区两级也将全力配合,做好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