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泰顺廊桥间,寻找“绳墨董直机”

作者:周华诚 来源:澎湃新闻2024年12月10日

奔腾的长江,出青藏高原,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经江南水乡,最后从上海而入海,海纳百川,成其宏阔。

澎湃新闻联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沿线共13省(区、市)主要媒体,陆续推出“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之《溯江而上》专题报道。本期聚焦的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浙江泰顺,探访非遗背后手艺的传承和手艺人的坚守。

北京时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木拱廊桥是木拱桥的典型代表,曾在浙江泰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近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之际,澎湃新闻特刊发其中《董直机、曾家快师徒和他们的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一文。

三条桥藏在山中,被称作“世界上最孤独的廊桥”。 摄影:钟晓波

廊桥,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道路,也是连接人与人的道路,更是连接过去的人与未来的人的道路。

1

董直机的名字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晚到他自己都快把造桥这件事忘掉了。很久很久以后,有人在一座老桥上发现了痕迹。那是在岭北的上垟村,一座叫泰福桥的石拱木平梁廊桥上。为什么叫泰福桥呢,因为这座桥是从泰顺通往福建的重要交通桥梁。2003年,几位文物工作者到上垟村考察,发现泰福廊桥的梁上,留有“绳墨董直机”字样。

“绳墨”,也就是廊桥的设计师、建造师。这座桥建于1948年,当时建这座桥的师傅如果正当年轻,说不定尚在人世。于是,文保工作者薛一泉等人立即改变行程,在岭北一带寻找打听,想要寻找这位叫董直机的廊桥建造者。

在浙南闽东山区,廊桥的种类繁多,有石拱廊桥、木平梁廊桥、伸臂叠梁式廊桥、八字撑木平梁廊桥、木拱廊桥等样式。在所有的廊桥中,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最为复杂,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绝品,也是我国古桥梁研究的活化石。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者注:现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内页

《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内页

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在以往的资料记载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于营造技艺的“老司”(泰顺当地方言,即“老师傅”的尊称),资料更是很少。专家们曾多次对浙南闽东现存的木拱古廊桥考察调研,发现大多数古廊桥几乎都出自福建匠师之手。例如,泰顺的薛宅桥造桥主墨,是福建寿宁巧匠徐元良。景宁的梅崇桥梁上,也有墨书题记,显示匠人们来自福建:“福建省福宁府宁德县主墨木匠李正满、张成德、张新佑、张成官。副墨木匠祖观、祖极、祖发、张茂江、张成号、张成功、昊天良。”而今,木拱廊桥的技艺还有人传承吗?在泰顺还能找到硕果仅存的老师傅吗?历史上这些民间造桥大师,难道只能隐藏于广袤的山村,悄无声息地存在,又悄无声息地湮没于时间的荒野吗?

谁都说不清。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文物工作者数度寻找,结果都令人失望。物比人长久。虽然廊桥还在,但是,恐怕这世上,已没有人能再以传统技法造出一座新的廊桥来了。

泰福桥梁上新发现的“绳墨董直机”字样,无异于一针兴奋剂,让文物工作者精神大振。薛一泉约上县政协文史委的同志一起,沿岭北古道进村入户,去寻访传说中的董师傅。

在泰顺,宛如天工图腾一般的廊桥仍存在于各处,与一个一个村庄聚落里人们的精神世界相连。

这一条岭北古道,一头可经岭北到达泰顺,另一头一直延伸至福建境内,古道两旁古树名木甚多,山林郁郁葱葱,路边流水潺潺。岭北溪绕了个半圆形穿过上垟、板场、村尾等村落,溪回路转,民居沿水分布,错落有致,宁静恬然。

在云深之处,一个叫村尾的村庄,村民把陌生的客人带到古树掩映的石桌前,指着另一位老者说:“你们要找的‘老董司’,就是他了。”

董直机正在为建造同乐桥做准备。摄影薛一泉

2.

董直机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晚年,还有人因为造桥往事来寻找他。被人“找到”的那一天,他已七十九岁,但是看起来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了解泰福桥的建造情况后,来者忐忑地询问老人能否建造编梁木拱桥。老人淡定表示,自己完全掌握此门技艺。并且,如今依然把造一座编梁木拱廊桥视为毕生梦想。

十三岁那年,少年董直机在闽东寿宁亲戚家中做客,当时一个叫杨梅洲的地方正在修建一座廊桥,董直机慕名前去观望。在那里,他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建桥师傅,用木滑轮和架子将一根根重达千斤的横梁架到半空中。

好奇心驱使着董直机,一连十多天都跑到工地上观看。

董直机聪明伶俐,也很勤快,就在工地上帮师傅递工具打下手。造桥师傅喜欢他,教了他一些造桥的技术,董直机把建桥过程、工序都牢牢记在了心中。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孕育着一个念头,将来也要建一座漂亮的廊桥。

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十七岁那年,董直机开始跟着师傅学做木匠。跟着师傅苦干三年出师,始终没有机会修建廊桥。每当他说起建造廊桥的想法时,村民们谁都不相信,一个年纪轻轻的小木匠能建廊桥。老一辈的木工师傅则对他的想法不屑一顾:“我们都难以实现,你还有这个能耐?”

一个木匠安稳的日常,是晨昏之间挑着家什担子,行走在漫长的村庄古道上,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每一个东家都有不同的造屋木工活要做,做完那些活可能要十天半个月。木匠把上家的活做完,再到下一家,开始同样的历程。

董直机也是如此,他把自己造廊桥的愿望埋在心底。他早已能独立担当木构大屋民宅的建造,并承揽此类村民需要的木工活以谋取生计。直到二十四岁那年,离村尾村不远的上垟村要建廊桥,找遍了附近的木匠,没有一个人能胜任这份工作。于是,有人找到了董直机。

接到建造木廊桥的邀请后,董直机激动得一夜没有睡好。一座廊桥跨于山水之间,木匠手中简单一根墨斗线,弹起来却很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建造廊桥失败的例子在历史上不乏其人。一次建桥的失败,以致一个木匠一生之中都抬不起头来,他的技艺不再能得到乡人的信任,一生的职业生涯将毁于一旦。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呢?因此,很多木匠不会轻易去挑战那些高难度的动作。但是,对于年轻的董直机来说,这些困扰都不存在,他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

一座石拱廊桥,终于如他所愿地出现在上垟村。那座桥造型典雅,身姿优美。在1948年的泰顺山野之间,一座新建的廊桥得到人们赞颂的目光。泰福桥的建造过程,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活动,选栋梁、择吉、祭木工神、祭梁神、抛梁等,每一个程序都充满了人们对吉祥和福祉的期望,也寄托了乡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泰福桥建成了,董直机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原本的修建计划里,廊桥有两层廊檐,桥屋有十一间。可是当时为了减少开支,首事中途改变了修建计划,将桥檐改成了一层,十一间的桥屋改成了九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廊桥的气势。

而最为遗憾的是,泰福廊桥的廊屋是修在石跨梁上的,并非悬空而架的木架梁。他为没能亲手体验搭建木廊桥的跨梁而耿耿于怀。

此后的数十年,董直机再也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技艺。雪藏了绝世武功的大侠,就这样在平凡的日常里蛰伏下来。无数普普通通的日子,细密的生活掩盖在他的身上,将他从一个蓬勃的青年装扮成一个寻常的老头。

人生里那些高光的日子,什么时候才会被重新打开,绽放光芒?

当七十九岁的董直机被工作人员找到的时候,他内心的火焰依然被点燃了。彼时,这位健在且尚能建造木拱廊桥的民间匠人,把来人领到村尾村村口。

那里正是千年古道岭北方向的道口,苍松掩映,风景极佳。他从小就听人说,这里以前有座明代的同乐桥,清末时毁于洪水。原先还有一块记载建桥之事的石碑,现已无处可寻。桥毁后,村尾村也一直无力集资重建廊桥。

站在河边,“老董司”说,这辈子,要是能在这里重新建造一座同乐桥,那就此生无憾了。

为建造同乐桥伐木择吉。摄影薛一泉

3.

一把斧头,在曾家快手上居然耍出花来。

家快拎的是一把十斤重的大铁斧。他用这么重的一把斧头干啥,一般人想不到。家快拿着十斤重的斧头就像拿着一把铅笔刀,丝毫不显得笨拙和吃力,他在摄像机前运斤如风,手起斧落,刷刷刷,刷刷刷,鸡蛋壳纷纷掉落下来。不一会儿,一颗光洁娇嫩的鸡蛋就剥好了,居然,丝毫未损。

也正是那一次,家快赢得了一个“斧头王”的称号,在中央电视台《状元360行》节目里。

曾家快是个木匠。不仅他是个木匠,他家三代都是木匠。这么说吧,这就是木匠世家。只是跟一般做家具、农具的小木匠不同,家快是大木匠,是上梁装架、造房子的人。家快从十八岁开始,就跟人学做大木匠了。

学木匠的人,最初的想法大多是一样的,就是学一门手艺,好养活自己,也养活家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廊桥感兴趣的呢,家快都有点记不清了。反正打小,他就生活在廊桥边,每天来来回回,都要走过那座北涧桥。

北涧桥,对,就是那座又高又大的“世界最美廊桥”,家快好奇,这桥是怎么架到河上去的呢。这好奇一直伴随着他从少年长成青年。

二十九岁,他看到很多游客来看廊桥,也有很多专家教授来参观廊桥,他也更感兴趣了,就开始琢磨廊桥。他把北涧桥的每一个部件都画了下来。然后,又用一堆小棍子,依样画葫芦地搭了一座一米多长的廊桥模型。虽然只是模型,但桥的每一个构件、每一个穿插,都依照原样,丝毫不含糊,整座桥都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来完成。

这个模型做出来,很多人看到都愣住了,原来还能把廊桥的模型建得这么好啊!

能建廊桥,家快却没有用武之地,哪一条溪,哪一道路,需要一座廊桥呢?后来巧了,有个单位,说愿意出资9000元,让家快去建一座真正的木拱廊桥。9000元,那时也不是小数字,家快没有辜负人家的信任,果真用这笔钱建了一座小廊桥出来。

廊桥建在不远的南溪上,溪不宽,桥也不长。十米多长,七米高,三米多宽。充其量,只是一座袖珍的廊桥吧,但那也是家快负责建造的第一座廊桥—— 对于家快来说,他需要一个舞台,能让他把廊桥架起来。现在,他终于建起一座真正的廊桥了。

建廊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觉得这门技术已经失传了。建廊桥的人以前叫作“绳墨”或是“主墨”,绳墨或主墨的名字都会写在桥的重要位置。那些年里,家快也不知道谁会这门技术的。他也是很多年后,才认识廊桥建造大师董直机。或者说,要很多年后,董直机才会被人们从乡野之间挖掘出来。

2004年,曾家快正式拜董直机为师。

《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内页

4

与此同时,曾家快的师父董直机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同乐桥,也于2004年9月开始建造。

一座桥,是老人家一生的夙愿。

建一座廊桥所需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筹措几十万元资金,对于一个经济落后又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小山村来讲,的确困难重重。

也因此,同乐桥的修建工作,比原来想象的还要困难得多。

2004年8月,在村尾村村长潘长松的带领下,村委会成员负责筹资,董直机师傅负责廊桥建造技术,众人准备木材,正式动工重建同乐桥。因资金的短缺,同乐桥造了两年多时间才竣工。

建造中的同乐桥。摄影/薛一泉

2006年12月16日晚,村尾村人杀猪宰羊,备下丰盛菜肴,圆桌从村头摆到村尾,为第二天将举行的圆桥仪式做准备。

次日上午九点多,在两位徒弟的搀扶下,董直机以一身木匠装束出现,深色的大衣长裤,前身依然围着干活时用的围裙,右手握着斧头,左手拿着尺子,缓缓走向同乐桥。

圆桥的时候,桥面上还有一块木板空缺,会在圆桥这一天由绳墨师傅钉上。董直机在徒弟的帮助下,把木板钉在空缺处,此时鼓乐鞭炮齐鸣,同乐桥终于圆满落成。这座桥所在的位置,村民们俗称“锁匙头”,是岭北溪自西向东的一处狭窄水口,桥两岸巨石削立,古木苍劲,风景绝美。

从2004年9月16日的伐木择吉,到2005年12月17日凌晨3点的圆桥,同乐桥终于建造完成。摄影/薛一泉

董直机严格按照传统民俗的要求,来安排每项建筑流程与仪式,这给不少文物和民俗专家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这座同乐桥,后来被定位为1949年之后第一座以传统技艺建造的编梁木拱桥。

《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内页

《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内页

2009年6月,董直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个月后,由浙江省和福建省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上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者注:现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营造这些桥梁(木拱桥)的传统设计与实践,融合了木材的应用、传统建筑工具、技艺、核心编梁技术和榫卯接合,以及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对不同环境和必要结构力学的了解…… 这种传统的衰落缘于最近几年的快速城市化和现有建筑空间的不足,这些原因结合起来,威胁到了这项技艺的传承与生存。”

老董司终于有了更多建桥的机会,通过廊桥的建造,老董司带出了好几个徒弟。

这其中,就包括“斧头王”曾家快。

曾家快是很执着的人,认定做一件事,就坚持不懈做好——从一开始钻研木拱廊桥的建造技巧,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泰顺的每座古廊桥走一遍,测量桥的各项数据,包括桥长、桥高、主梁,甚至每一块主要木构件的厚度。他还把这些数据一一整理,绘制成图纸,有的还做成模型。

十几年前,交通还不是很便利,曾家快几乎是靠着两条腿遍访山中古廊桥。

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承,要靠切实的营造过程来实现。从绳墨董直机被人发现,到多人拜师从艺,再到营造团队的成熟;通过古廊桥的修复、廊桥的新造,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让文物得以复活,泰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在同乐桥的营造中,董直机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授给六个徒弟,带出了四个专业从事木拱桥的团队,其中省级传承人两人,市级传承人三人,县级传承人七人。

其中,曾家快就是这些徒弟中的代表。

一座廊桥,又一座廊桥,后来曾家快一共负责建造了十几座廊桥。最远的一座,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南投。

很多人都以为,建造廊桥一定要在现场,其实不然。大多数的构件都可以在别的地方完成,然后搬运过去搭建。但是,作为绳墨老司来说,尺寸可不能弄错。

传统艺人不会绘图,而今绘图的人不会动手建造,但曾家快打通了两头。20多年前,他一个人跑遍泰顺所有国保廊桥,亲自测绘每座廊桥的数据。2016年,莫兰蒂台风冲毁了其中三座,借助他的测绘图,三座廊桥重新屹立河上。绘图/曾家快

2021年6月中旬,我在泗溪镇曾家快的家中见到他,位于镇街边的曾家一楼已完全变成一个工作间,地上墙角堆放着各种机器和木料。墙壁上挂着照片,那是曾家快参与电视台录制时获得“斧头王”称号的情景。曾家快说,这都不足为奇,如果让你练上几个月,你也可以用斧头把鸡蛋剥得很好。只不过,剥鸡蛋到底只是一个噱头,造廊桥才是自己的人生使命。

从一个初中文凭的普通木匠,到修造廊桥的绳墨老司,家快也可谓是当下的“绳墨传奇”。

在有机会建造真正的廊桥前,曾家快做了所有国保廊桥的模型,途中为了用钱,卖掉了一些,现在家里只剩下不多的几座。摄影/曹曈

5

曾家快后来也成了“老司”。

对曾家快而言,对他技艺最大的考验,就是修复2016年被洪水冲毁的文兴桥。这座古老的廊桥有着奇特的结构,桥身一边高一边低,倾斜的结构它成为独特的存在。

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三座国宝廊桥被洪水冲走的一小时内,泰顺县文物部门立即通过微信平台,向社会发布了《关于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呼吁广大干部群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收集被洪水冲走的廊桥木构件。

两天后,三座廊桥95%以上的大构件、85%以上的中构件基本找回。

2016年11月底,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泰顺十座国保廊桥(包括被冲垮的三座)列入了修缮范围。国家文物局在批复文件中对廊桥修复提出明确要求: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水道整治、建筑拆除、路面修整的具体范围,确保文物本体与周边景观风貌相协调。

2017年3月25日,三座国保廊桥同时启动修复,分别由三位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主要负责桥的本体部分—— 郑昌贵负责“归位整理”1000多个木构件组成的薛宅桥,曾家快负责“归位整理”1200多个木构件组成的文兴桥,赖永斌则负责800多个木构件组成的文重桥。

救桥大如天。

曾家快把手头所有别的事都暂停下来,全力投入文兴桥的修复工作。

修复这样一座结构奇特的古廊桥,技术难度大为增加。此外,廊桥原木构件保存着较多历史信息,特别是廊桥各构件的榫卯关系体现了古代工艺水准,要尽力做到修旧如旧。

这一点,也是季海波等人强烈坚持的—— 如果廊桥的原木构件更换过多,就失去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所以,文兴桥的修复,尽可能利用重新寻回的原木构件,对残损木构件进行加固处理。但有些时候,曾家快更要对一座桥的安全性负责。如果经过判断,某些重要部件已经损坏,无法继续使用,他会要求更换。有的部件虽有损坏,但用“墩接”和“巴掌榫”的方式,替换一段新料再作加固,还能继续承担重任的话,也尽量对原构件进行保留。

最难的是,如何保证重修后的文兴桥仍然是一边高一边低的样子。

如果新造一座廊桥,并且按照正确的比例造出一座完美的廊桥,对于已经成功完成十几座廊桥建造的曾家快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要按照前人的无心之举,复刻出一座一模一样的廊桥,难度无疑大了许多倍。

如同顽童率性在白纸上涂抹一笔,天真烂漫,一挥而就。别人想要复刻出那一笔来,却须精雕细琢,一丝不苟。

这时候,季海波的较真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找出了多年前拍下的许多照片,站在同样的位置,以同样的镜头、角度,拍下同样的照片进行比对,来确认修复后的文兴桥与原桥无异。

为了这样的锱铢必较,季海波与曾家快甚至还一次次争论,双方从各不相让,再到说服一方,达成共识。曾家快面对1200个木构件,对每一块构件进行登记整理,再对它们做出客观的评估,让每块历经沧桑的木料都能各安使命。

桥上最重要的受力部位三节苗、五节苗,老构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专家们终于同意更换成新的木料。这些木料隐藏在云海和深山里,曾家快对这些柳杉木的要求很高,必须使用五十年以上树龄的材料。乡民们曾家快一起,从深山里采伐树材,再按照老料一模一样的数据斫成构件。

木屑纷飞,汗水滴落。光阴流逝,古桥重生。

2017年8月17日,文兴桥上梁。

2017年12月16日,文兴桥圆桥。

这是曾家快建造的第一座廊桥,全世界最小的廊桥。从这里开始,他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摄影/曹曈

九十三岁的绳墨老董司已无法行走。他只能坐在轮椅上移动,再也无法去往更远的地方了。在修复文兴桥的过程中,曾家快也好几次来看望师父。

也许,师父一生对于廊桥的执着精神,也正是给他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

2018年4月19日下午,绳墨老董司故去,享年九十四岁。

人们说,老董司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给大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相见无期”。而人们更愿意相信,老董司一辈子对廊桥的痴情,以及他建桥一生所积的福祉,早已架设好通往天堂的美丽虹桥。

《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书封


【责任编辑:唐红  编辑:郭艳丽】

酱油是乡愁的解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0 08:46:49

青年范儿·文化场|解密酱油里的中国味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8 13:51:12

羌族刺绣,老中青三代传承非遗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9:02

微短剧中的“霸总风”还能刮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8:51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6:20:00

作家琼瑶去世,一生为读者写爱情的她“始终相信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4 17:42:24

新人结“新”婚

中国青年报2024-12-04 0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