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由全人类共享

作者:欣怡 朱绍杰 来源:羊城晚报2024年12月08日

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2024年春节,普宁英歌亮相英国伦敦“四海同春”新春庆典 羊城晚报伦敦特约记者 余佳颖 摄

佛山“行通济” 羊城晚报记者林清石 摄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共享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2023年12月,春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如今,春节已成为由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抢救中华民族的最大“非遗”


“春节基于中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仪礼、技艺与知识,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春节”这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当下个人提升个体道德修养,促进家庭和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和文化创造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冯骥才曾撰文《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提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不经意中可能丢失的“年味”。因为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节前后,人们围绕着辞旧迎新、吉祥平安、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来庆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负责人详细阐述了春节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生命意识、伦理道德、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

“春节”源自中国传统历法,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采购年货、烹制节日食品。人们祭祀灶王爷,礼敬天地,祈愿家宅平安。这些实践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粮食种植、加工、保存以及年节食品备制的理解,不断强化人们对自然的礼敬。与春节相关的饮食习俗,则传递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养生理念和伦理规范,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阖家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是维系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促进着家庭和睦、邻里社区和谐,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共同分享年夜饭,围坐守岁,通宵达旦。正月初一,人们着新衣,拜祖先,向长辈、亲友及邻里拜年;人们逛庙会、闹社火、赏花灯,共庆佳节。在一系列喜庆和谐的活动中,人们不断强化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让人际关系更加密切,让社会更加和谐。

“春节”还在守正创新中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与春节相关的年画、剪纸、灯彩、舞龙、灯会、花会等活动共同营造出热烈、祥和、欢快的节日氛围。这些形式如今不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让年轻一代不断增进对春节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促进传承自觉、激发创新意识。


春节里,岭南“年味”浓


中国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指出,“春节”项目在全中国范围内广泛实践,这些文化活动涉及全国多个地区,其中就包括广东的佛山市和广州市越秀区。记者了解到,来自广东的广州“行花街”,佛山木版年画,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揭阳普宁英歌,揭阳乔林烟花火龙,韶关瑶族耍歌堂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参与了申报资料的制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春节”申遗团队成员朱刚告诉记者,申报团队在选择地方案例时,会着重挑选一些有自身特色的地区或项目,将其纳入申遗文本中。

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行花街”是岭南广府春节习俗。每年从农历腊月廿八到除夕夜,广州人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来年行好运。不同于严寒的北方,广州春花繁盛,花街像一个日夜不息的鲜花盛会,把迎春气氛推向高潮。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认为,“在全国各地年俗中,‘行花街’保存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展现出强烈的冲击力与感染力,特别能体现城市里的年节氛围”。

如今的广府花市不再局限于花卉,已经成为逛、演、食、游、娱一体的文旅新场景。“行花街”的影响力也早已跃出广州,遍及周边省市乃至海外华侨聚居地,成为全世界各地体验中国年味的重要场景。

此外,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佛山木版年画,已有600余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项古老非遗正摇身变成年轻人追捧的“国潮IP”:有一个亿小目标的“财神”、逢考必过的“考神”、求姻缘的“脱单神器”……年画里的“诸神”都被赋予了时代意义,重新焕发生机。

同为首批国家级非遗的英歌舞则在近年来持续火爆出圈出海,2024龙年春节在英国伦敦亮相,掀起一阵海外英歌热潮。当地超过70万民众共赏英歌舞的雄浑壮丽,领略到岭南年俗的魅力。


【专访】朱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


羊城晚报:此次“春节”的成功申遗会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朱刚:它会给社会各界带来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对于平时“习焉不察”的文化习俗,人们开始意识到它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参与这些与春节相关的文化活动时,就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的实践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回潮。人们会有意识地恢复一些文化传统,“重拾”过去庆祝新年的习俗,穿上节日盛装,走上街头集体庆祝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坚持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要借由这些日常的民俗、文化实践来完成,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家在中华文化传统的浸润之下,在具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人”的认知。由共有的文化传统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华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向外讲好中国故事。

羊城晚报:近年来,对“春节”非遗开展了哪些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

朱刚:在全国上下重视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保护的语境下,我国近年来在春节相关习俗和社会实践的保护上也卓有成效。例如,2006年春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来,截至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仅以“春节”为名称的国家级非遗就有5个地方性扩展项目加入。包括: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春节(查干萨日)、春节(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春节(行花街)、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这充分说明我国非遗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作为活态遗产,春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不断发生变化,每年春节前后形成规模可观的“春运”现象,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除夕之夜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联系的集体性事件,这些都说明中华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让中华民族能够像“石榴籽”般紧紧地抱在一起。


不能把非遗“锁进博物馆”


羊城晚报:申遗成功之后,世界各国将会如何看待春节这一节日?

朱刚:春节申遗成功,应当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这意味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国际社会,认可春节所彰显的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基础上,以辞旧迎新为核心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期待。

从国家级非遗“升级”为“人类非遗”,意味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还是全人类共享的遗产。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能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当地在年节转换时期,进行的多种辞旧迎新相关的庆祝活动或祭祀仪式。这能促进多元文化对话,加深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尊重,进而有可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鼓励的文化对话精神。

羊城晚报:本次成功申遗,会对未来其他项目的申遗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本次申报以来,已经使用了全新设计的申报表格。最大的变化在于,过去强调申遗项目有助于促进文化对话、维护文化多样性,而现在则更强调申遗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这成为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列入机制改革的重点所在。

以“春节”为例。作为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首先,春节带来的节日经济有助于与春节相关的其他非遗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广大传承人在春节期间通过参与、展示一些非遗项目,或者进行生产、再创作后,能获得实际效益。这就印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项目本身,以及参与项目的团体、个人与当下社会文化产生更多关联。以“传统”为本,同时强调“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且服务于当前各项事业的发展。不能把非遗“锁进博物馆”,而是让它与时代同行,这才是对“传统”更好的保障,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前景所在。

【责任编辑:李丹萍  编辑:郭韶明】

羌族刺绣,老中青三代传承非遗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9:02

微短剧中的“霸总风”还能刮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8:51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6:20:00

作家琼瑶去世,一生为读者写爱情的她“始终相信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4 17:42:24

新人结“新”婚

中国青年报2024-12-04 08:05:06

“光明影院”在32个省份上线,提供无障碍影片210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2 13:13:48

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们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2024-11-29 06:26:44

2024,阅读依然带给人“走向世界”的底气

中国青年报2024-11-29 06: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