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文化遗产传播“上新了”

作者:李韵 曹雅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8日

本报记者 李韵 曹雅楠

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复原展演剧照。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复原展演剧照。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苗绣互助工坊让大山里的绣娘们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力量。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鸟笼制作是贵州丹寨镇的传统手艺。近年来,丹寨引入包括鸟笼制作在内的众多非遗项目,打造了丹寨非遗小镇,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图为孩子们在体验鸟笼制作。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当唐乐舞俑的衣袂借着文化节目的东风拂过全网,当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雕漆技艺的短片播放量单日破亿,当山西的雕梁画栋、古建文物从线下被复原到线上,又引发线下旅游打卡的热潮,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讲出越来越多贴合当下的好故事。

日前,文化遗产传播体系建设研讨会暨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京召开。来自新闻传播、出版、考古、博物馆、文创、文旅等领域的学者会聚一堂,畅谈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现。

传播渠道:让东方美学触手可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表示,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文化遗产传播体系,应该注重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三方面格局的打造。

古建的雕梁画栋,绣品的流光溢彩,诗歌的抑扬顿挫,戏曲的悠扬婉转……在短视频平台上,这些文化遗产变成了人人触手可及的东方美学,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所说:“短视频传播助力文化遗产日常审美生活化成为趋势。”他认为,当前正在形成“五端联动”的媒介综合体,电视、网络、微博和朋友圈、短视频和直播、公众号形成矩阵,通过完整的传播链条,推动文化遗产相关的精品不断出圈,被更多人看到。通过这个链条,龙舟竞渡的场面激发出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蟳埔簪花带动文旅打卡和颜值经济,还有打铁花带来目眩神迷的视觉震撼,壮族天琴艺术唤起求知欲与探索欲——新的传播手段,“让远距离的非遗,变成了零距离的生活”。

对当今的创作者和文化遗产传播者来说,“出圈”不仅意味着流量、数据,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出圈”也是将古典的、传统的进行现代性转译,让高悬天空的冷月亦可被拥入怀,散发出柔美的光芒。事实证明,“新技术、新业态在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上越来越举足轻重”。高蒙河说。

现代科技的加持,在盘活文化资源的同时,为博物馆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

走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一条流淌的电子“大运河”将运河沿岸两市六省最典型的非遗项目串联起来。L幕数字沙盘、体感交互感应装置、二维动画、智能相声机器人等数十种数字技术,与唱戏、相声、烧瓷、制墨等非遗项目巧妙融合。观众拍照打卡,沉浸体验,不亦乐乎。

这样的设计,出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教授张烈和他的团队。

运河南北交融、东西交会、中外交流,文人、工匠、商贾在此会集,不同地域的风貌、文化因一条运河贯通相承。如何解读这种“流动的文化”的意蕴,如何把大运河文化气度与文化格局变成当今观众愿意接受的形式?张烈一直在寻找破题密码,而“艺术+科技”,是他找到的钥匙。

“数字创意在展览中的应用呈现出高体验、高沉浸和高传播的特点。数字化展览涉及视觉、听觉、味觉与嗅觉,给观众带来多维度且全面的感官享受,将参观转化为一种充满探索性和趣味性的过程。这种数字化互动的表达方式,传播速度很快,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张烈说。如今,他的理念与方法,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展陈和“数字隋唐”项目、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家馆中得到了实践。

传播内容:让中国故事丰满生动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文少卿,负责学校的分子考古学实验室,一直聚焦于中华文化的“源”与“流”。实验室对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阿史那皇后等6例贵族,以及多例平民的骨骼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发现当时大多数贵族的饮食习惯与蒙古高原游牧人群的饮食习惯相似,而平民则与华北平原等农耕区人口的习惯接近,这无疑为进一步了解中古时期中国核心地区农牧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5年,文少卿接到为27具远征军遗体寻亲的任务,自此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与田野考古学者合作,收集了8个遗址的572具烈士遗骸,涉及滇西保卫战、长沙会战、高台战役、淮海战役等;2023年,他又完成了山西吕梁南村烈士寻亲工作,并通过DNA鉴定、颅面复原等手段复原了40余名无名烈士的容颜。

“我想复原当时的革命场景,我想了解每位烈士的一生。”在工作过程中,年轻烈士的样子也被文少卿一点点描摹清晰。有的遗骸身上有很多砍伤伤痕,有的遗骸上的弹孔一看就是直面迎击造成的,而一位烈士,他的骨骺线都没愈合,遇难时还不到16岁。文少卿几度落泪,他看到了民族脊梁的无畏无私,也看到了革命英烈的坚定纯粹。现在,文少卿所在的分子考古学实验室正在尝试创建法医考古新范式,为无名烈士寻亲。

讲好文化遗产的故事,讲是方式,故事是核心。“文少卿们”的工作正是挖掘更丰满、更生动的故事。

湖南省博物院、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共同打造的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将历史文物复原展示与传统京剧表演相结合,讲述了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辛追秉承夫志、教子成才保家卫国的故事。动态展中的服装、造型和道具,均基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按照1∶1的比例复原制作;服装与宴饮、战争等场景也力求还原。如主角辛追的服装参考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印花敷彩纱丝绵袍,管家的服饰造型参考了冠人俑的文物造型等,让观众如同游历在历史长河中。

传播主体:让文化遗产点亮生活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说:“文化遗产传播体系建设要夯实文化遗产传播的大众基础。”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也表示,要让文化遗产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不仅要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更要让人们与之产生在地的、密切的联系。

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胡钰和他的团队想方设法让文化与个体发生联系。村民世代相传的竹编工艺是佛山三大传统手艺之一,但村子的年轻人逐渐变少,竹编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我们把竹编形态和技法融入舞蹈创作,创编出新的舞蹈作品,邀请村民参加演出。”乡村的艺术氛围一下子浓厚起来,活动越办越大,村子里搞起艺术节、文化节,艺术家来了,游客来了,零售、餐饮、民宿等商家也陆续来了。乡村变成了艺术村,村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增强,乡土记忆也被激活,由此认识到文化的价值;通过体验艺术工坊、舞蹈、表演等形式,前来游玩的公众也逐渐消弭了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感。

故宫出版社总编辑宋小军也对人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重要性深有感触。“故宫出版做文创的最终目的,是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2016年故宫博物院的文创旗舰店开张以来,设计团队都会在文创产品策划初期对市场进行调研,所有计划上市的产品必须经过故宫博物院的院级产品审核会,由专家们对产品做出讨论和评审,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要做到设计表达真实准确,同时蕴含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去年年底的“宫囍龙凤呈祥”主题文创展上,《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收到热烈反响。消费者把文创带回家的同时,文化也被带回了家。

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创始人刘庆华介绍,在距离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方舱400米的模拟场地,孩子们发掘、记录、分析、修复,做一天“小小考古学家”。尊重历史的价值观和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与文化遗产知识一起种进孩子们的心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则选择面向高校。该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曾凌颂介绍,博物馆推出“星火远航:百团赴百城志愿服务项目”,组织14所高校52支大学生志愿队伍,奔赴18个省区市举行上百场航海文化活动,把航海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

当企业家、艺术家、志愿者、高校师生深入乡村激活文脉,当消费者与设计者通过文创达到关于文化审美的某种共鸣,当现今的研究者透过文化遗产与古代的工匠、画家遥遥相望,“我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回响”。胡钰说。

【责任编辑:李丹萍  编辑:郭韶明】

羌族刺绣,老中青三代传承非遗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9:02

微短剧中的“霸总风”还能刮多久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8:08:51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12-06 06:20:00

作家琼瑶去世,一生为读者写爱情的她“始终相信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4 17:42:24

新人结“新”婚

中国青年报2024-12-04 08:05:06

“光明影院”在32个省份上线,提供无障碍影片210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02 13:13:48

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们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2024-11-29 06:26:44

2024,阅读依然带给人“走向世界”的底气

中国青年报2024-11-29 06: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