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挑战 青年好机遇
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更加关注国家战略需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呈宣 孙海华
从上届的142.4万名学生参与到今年增至308.1万;从33万件作品报名参赛到今年上涨至39.9万;从1542个项目突出重围到今年1947个团队闯入决赛……一组组向上攀升的数字背后,是青年与日俱增的创新创业热情。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鸣锣开赛,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让人耳目一新。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关注时代进步需求。本届赛事对多条赛道进行了扩充升级,将量子技术、绿色低碳等新内容吸纳其中,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主题,专门开辟了两个专项竞赛,引导青年择定创业新方向,帮助青年发现创业好机遇,找到释放青春动能的广阔天地。
“我们的项目是要给农民提供价格低廉、实用有效的农药”“我们主要是想为港航货物运输提效降本”“我们觉得用智能算法赋能考古修复大有可为”……“挑战杯”赛事在升级,青年人创意在进步,青年创业者们带着更富时代使命的创业项目,走上了挑战自我、青春逐梦的赛场。
科创报国 努力啃下硬骨头
“国家为了购买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每年都要花很高的价钱,还一直被国外遏制,牵着鼻子走。”华东理工大学“理芯半导体”创业团队的成员吴振虎告诉记者,“我们想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中国能早日造出属于自己的高端芯片制造设备,不再受制于人。”
为了这个目标,团队十几名同学先后走访了数十家芯片和机台生产厂商。“我们发现,国外进口的湿法刻蚀机台制造产品的良品率能达到90%,而国内的机器,良品率却较低。”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症结所在。
“其实通俗来说就是整台机器里缺少一个气泡发生装置。原来的国产机器是没有这个零部件的,这就导致了生产过程中副产物无法及时去除,堆积后影响了存储芯片的良品率。”吴振虎说,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气泡发生装置,国内很多厂商尝试进行国产化替代,但是均未成功。
聚焦于芯片湿法刻蚀过程强化技术及装置开发,历经100余篇文献专利调研、数月公式推演、千余次发泡实验、百万核时超算模拟……华东理工大学“理芯半导体”创业团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成功研发出了湿法刻蚀机台的核心部件——N2气泡刻蚀强化装置。
带着这项打破外资企业技术垄断、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的创业项目,“理芯半导体——国产化气泡湿法刻蚀装备引领者”,这群埋头苦干的年轻人,闯进了“挑战杯”的全国总决赛。
每一名进入科创赛道的参赛选手在谈到创业初衷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共同的心声——“科创报国”。
在南京理工大学“永磁之王”团队的项目简介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国之所需,吾志所向,我们将深耕永磁材料研发制造,跻身全球稀土永磁头部企业行列,突破下一代战机升级壁垒,守卫国防安全,牢牢把握制空权!”
“每一代战机性能的提升,都离不开航发系统中永磁电机的更新迭代,当战机达到机动极限时,电机因高速运转而快速升温。因此,作为永磁电机的关键部件——稀土永磁体,需同时满足强磁性和耐温性的严苛要求。钕铁硼永磁是现今公认的最强磁体,被誉为‘磁王’,是实现超高功率永磁电机的首选方案。”团队成员吴建泽介绍。
“永磁之王”项目在钕铁硼永磁耐温性和保持高磁性方面,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最广泛应用的场景,正是科创报国最需要的领域之一——国防军工。
作为前沿关键材料的“永磁之王”一直备受关注,“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项目已经和3家投资机构有过接触。团队成员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关系着国家国防未来的技术,未来我们会坚定选择国企和央企进行合作,让这项技术最终报国。”谈到项目落地时吴建泽说。
乡村振兴赛道百花齐放
“我来自黑龙江,我的家乡有着肥沃的黑土地,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家人走进稻田里,小孩子总是兴奋的,但农民们因为害虫脸上总挂着担忧的表情。”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李田瑀说,稻田里有害虫这件事,深深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心里就萌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想要去改变这一切。”带着这个愿望,李田瑀在大一时加入了华东理工大学“蜂谷安”创业团队。
他们走访了531家农户,收集到846份问卷后发现,虫害仍是造成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主要是现有杀虫剂普遍存在虫害防治不彻底、毒性高、使用成本高等难题。没有一款好用的杀虫剂适合现在的水稻生产。”李田瑀说。
为了攻克这个关系着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难题,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超过300次实验,从500余个化合物中,筛选得到了“双烯虫啶”,研制出了结构独特的新烟碱杀虫剂,这种杀虫剂的活性较传统吡虫啉提升了10倍。
这个在未来可能帮助千万农民增产增收的创业项目,进入了今年“挑战杯”的决赛。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在今年“挑战杯”乡村振兴组的决赛上,就涌现出了433个汇聚青年智慧、促进乡村发展的好项目。来自各个高校的青年创业队伍,个个都有绝活儿。
“原来传统药物的售价是每头牛60-70元,现在我们能让养殖户每头牛节省至少一半的开销。”宁波大学“熙宁牧业”团队成员叶健淋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预防用饲料添加剂和治疗用混悬剂,攻克了肝片吸虫临床治疗对童虫无效、耐药性高且治疗效果差、缺乏预防方式的痛点问题,解决了许多养殖户最头疼的事儿,实现了肝片吸虫病从源头的防控。
给牛羊治病,帮村民增收。宁波大学“熙宁牧业”团队的产品已经投放到了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很多西北地区养殖户的手中。
“实验和研发确实是枯燥的,但整个过程一步步发现,一步步突破,一步步挑战自我,走上‘挑战杯’的赛场。我们也在整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成就和使命感。”叶健淋说,“期待我们的产品进入到更广阔的乡村,帮助更多的养殖户。”
“小众”产业走进“大众”视野
在今年“挑战杯”的赛场上,记者发现了一位特别的创业者:90后小伙儿刘鑫当起了海底的“放射科医生”。
2017年,刘鑫选择大学生入伍,开启了两年的军旅生活。“我当时在福建服役,海训的时候目睹了成片散发着奇妙色彩的珊瑚礁,那个时候就喜欢上了这种生物群落。”也是在那时,刘鑫了解到了珊瑚礁的危机:如此绚丽的珊瑚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白化。
退伍复学后,刘鑫选择钻研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组建起了潜入深海、保卫珊瑚的科研团队。
“我们实地调研了科研院所、环保组织、环保企业等13家单位。真的非常痛心,病变正在让珊瑚礁大面积退化,它们形态、色度的变化,类似于一种癌症,黄金治疗期很短,一旦错过,它们很难再被治愈。”
给珊瑚礁治病,早筛早治是关键。
但刘鑫发现,目前监测珊瑚礁的很多技术还没办法满足监测需求,往往是细微形变看不准、细微色变看不清、精细普查拍不快。当发现病症时,往往已经是晚期。
为打赢这场关于希望与重生的战役,刘鑫和团队成员吃尽了苦头,“我们的产品刚做出来的时候,没人相信。一群学生,大家自掏腰包,在东山待了6个月,我每天开船去海上放设备。大家过去都很少出海,晕船呕吐是最大的挑战。”回想起那段经历,刘鑫笑道。
如今,团队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他们的核心产品“巡礁卫士”1号,通过三维-光谱协同成像设备+定制化数据平台,已经能够实现设备定点与巡航模式的灵活切换,满足大面积、全天候、精准化筛查需求,实现高效大面积的珊瑚疾病早筛。
在“挑战杯”决赛的赛场,刘鑫对自己的项目很有信心。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的通知》,“巡礁卫士”正是切中了国家战略需要。
科技赋能文化保护展现传承力量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戚正浩第一次见到秦兵马俑碎片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种感觉确实是很震撼,有些碎片真的很小,随便放在一个土堆里,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还有一些细碎程度,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用考古人员的话来说,这些就不能按几片来算了,而是几斤。”
当穿越千年的秦代军阵展现在世人眼前时,每个人都会为中华千年文明而感到自豪。但为了拂去秦兵马俑千年岁月的痕迹,让他们能够完整清晰呈现在世人眼前,自1974年起,无数考古专家付出了时间和心血。
“考古人员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后,对比一下纹理,就能知道碎片在哪儿。但是随着文物修复工作的日益深入,新的问题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碎片纹理没有那么清晰,或者本来就没有纹理,怎么办?”戚正浩和团队成员在调研后发现,这是阻碍修复工作进度的堵点之一。
为了唤醒更多沉睡的古代文物,他们多次到秦兵马俑考古现场开展调研,前后共采集了1200块残片信息,建立了兵马俑残片数据库。在各类算法的不断试错、优化、推翻、重建后,北京建筑大学的青年创业团队用4年的时间,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与顶峰淹没搜索算法的点云拼接方法。
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固定住一个残片,然后用另一个残片旋转靠近,寻找最佳拼接位置,最后以点云平均间距来判断拼接结果。
戚正浩介绍,“我们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用时短、应用范围广、拼接效果好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拼兵马俑,另一方面它的包容性比较强,理论上来说只要是需要拼接的碎片,我们这个算法都能够拼。”
从最初的一项学术课题,到如今,准备创业成立公司,戚正浩认为,投身文旅产业也一样大有可为。“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去。无论是秦俑、汉俑、瓷器……相信我们的项目还能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