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青平:给国产水果贴“洋标签”的商家扰乱的不仅是市场秩序

作者:特约评论员 郑婷婷 张祎扬 来源:中青在线2024年10月30日

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真假进口水果调查》节目,一些商家通过打信息差、仿冒进口包装礼盒等手段,把普通的国产水果包装成了进口水果,售价瞬间提高几倍。10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近日市场上各种应季水果相继上市,其中不乏许多价格高昂的进口水果,然而这些进口水果中有一些如日本晴王葡萄、日本静冈网纹瓜、美国柠檬、哥伦比亚麒麟果等,根本没有进入我国检验检疫准入名录中。

有些种类的进口水果由于产量、运输成本、关税等因素,目前在我国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于是,一些商家通过换包装、贴假标签等手段让国产水果换上“洋装”以获取暴利,这种通过虚假宣传欺骗诱导消费者的恶劣行径,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了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 (包括网店)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相关生产、销售者还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行为,理当受到法律严惩。

给国产水果贴上“洋标签”短期内或许会让商家获利,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导致企业声誉受损,更不利于打造本土高质量水果品牌。

这样的现象不仅引发了对消费诚信的质疑,更引发了对市场监管的深刻反思。水果生产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水果质量。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水果市场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以及水果售卖市场中入驻商家的资质核查。对电商平台更要加强审核资质,充分检查商品信息,确保进口水果商家正规、来源真实、销售合法。此外,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市场监管部门、海关部门、公安部门等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共同打击水果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旦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也要注意鉴别,不要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迷惑。消费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了解水果的真实产地和品质,避免上当受骗。如通过查阅海关总署2024年9月2日发布的《获得我国检验检疫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可以清晰准确了解目前予以准入我国水果的种类和输出地,从而在购买水果时能够擦亮眼睛,清楚辨别。

【责任编辑:王俊秀 袁瑞  编辑:朱宏利】

乌镇“戏剧时间轴”:进入下一个十年

中国青年报2024-10-25 06:35:04

网络主播的“精英人设”背后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10-25 06:35:20

两岸青年导演勇闯电影节

中国青年报2024-10-24 21:32:00

三原城隍庙:文化遗产如何留存“原汁原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0-23 16:49:37

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

中国青年报2024-10-22 06:45:33